青海共和:一体推进学查改 实干笃行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12 13:55: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将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一体推进学查改。
强化深学细研,夯实思想根基
坚持学习研讨贯穿始终,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县级领导示范学。县委常委会率先垂范,研究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坚持常委会“第一议题”学、中心组专题学、读书班集中学、研讨会深入学,示范带动全县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关键少数”带动学。将党章、党纪党规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党校培训主体课程,做到党校学员凡进必学。根据州委“三学三树”活动部署,制定年轻干部“六个一”活动任务清单,围绕六项任务细化17项工作措施,组建13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引导年轻干部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全员参与灵活学。各党组织通过党委(党组)带头学、党支部跟进学、党员日常学等方式,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无死角。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为592名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开展送学帮学。
对标对表查摆问题,提升工作质效
把问题查摆作为开展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刀刃向内查摆问题,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领导班子主动查摆。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严格按照“三必谈”要求开展“一把手”谈心谈话,对照“两个清单”,通过征求意见、谈心谈话、检视自查、开门纳谏、调研座谈等方式,认真梳理查摆问题。多方联动深入查。建立县直部门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将基层减负、“群腐”问题集中整治与学习教育问题查摆结合起来,拓宽问题来源渠道,提高问题查摆质量,各党委(党组)根据上级反馈、县级检查、单位自查三个方面17条问题来源,结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7个重点领域、群腐问题10个专项整治、趋利性执法等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认真梳理突出问题,举一反三,深入查找,逐项列出问题清单,确保问题找得准、找得实。警示教育筑防线。召开全县警示教育大会,通过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通报各类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引导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新入职、新提任和关键岗位年轻干部检视问题、深挖根源,进一步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着力标本兼治,践行服务宗旨
把问题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将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聚焦问题改。坚持把学习教育同巡视巡察、环保督察、审计监督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相结合,县级领导班子针对自查问题和意见建议,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各党组织对照问题逐项制定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及时限,逐条推进整改落实。聚焦民生改。坚持把群众满意度、认可度作为检验检视整改成效的标尺,县级领导开展下沉调研、包案接访,推动民生实事和集中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不断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结合主题党日开展进社区报到服务、认领微心愿等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送温暖、送服务,慰问党员群众2800余人,办实事65件。县直部门结合主责主业,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就业培训指导、文明执法、稳产促销、不动产登记、物业履约评价等活动70余场次。聚焦发展改。将学习教育同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学习教育调研指导工作方案》,县级干部通过包联重点项目、经营主体和企业,聚焦环湖地区水位上涨淹没农区搬迁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企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难题,下沉项目现场、施工一线督促进度、协调各方、解决困难、助企脱困。
注重开门搞教育,切实转变作风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开门搞教育。坚持开门纳谏。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畅通群众监督,线上开通“12380、12345、12388”平台,线下设立意见征集箱,收集并办结社情民意3条。抽调骨干成立“群腐”专项整治工作督查组,督促上下贯通、立行立改。坚持标本兼治。紧盯教育、医疗、民政、社保等民生领域,统筹推进“3+3+2+2+16”重点整治项目和具体实事,为群众办实事66件,挽回群众损失3467.8万元,返还群众3408.31万元。坚持以学促干。把学习教育作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有效举措,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凝心聚力促发展,全力以赴稳预期、稳增长、促消费、扩投资,全县建设项目实现一季度同比增长5.4%。聚焦青海湖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整合乡镇、公安、市监、执法等部门资源,设立环湖乡镇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党员干部参与环湖旅游秩序治理平台,1100余名党员、干部在产业“四地”建设等领域立足岗位作贡献。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马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