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刚察:党建引领暖民心 幸福食堂再升级
发布时间:2025-05-29 16:26: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傍晚时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尔孟乡幸福食堂内饭菜飘香,二十余位老人围坐在明亮的大厅里,一边享用着热气腾腾的两荤两素,一边唠着家常。“党的政策真好啊,我们都上了年纪,孩子们常年在外工作,做饭就是个大问题,现在好了,可以来幸福食堂吃饭,这里的饭菜品种多、味道好,价格也实惠……”70岁的村民周加笑着竖起大拇指。这一幕,正是刚察县以党建引领村级幸福食堂提档升级的生动缩影。
组织牵头,绘就幸福“新蓝图”
小食堂关乎大民生。今年以来,刚察县将村级幸福食堂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明确“党建+网格化管理”“财政补贴+社会捐助”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设立党员示范岗,推动31个行政村党支部领办幸福食堂升级项目,改造老旧食堂16个,新建标准化食堂5个。截至目前,全县5个乡镇、31个行政村中有18个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寄养家禽家畜的方式完成“幸福食堂”提档升级,比例达58%,惠及群众600余人。
党员带头,激活服务“新动能”
“软环境”铸就“硬实力”。“每天都有党员志愿者来帮忙打扫、送餐,比自家孩子还贴心!”沙柳河镇潘保村留守老人南措奶奶的感慨,道出了“红色管家”服务的温度。各乡镇党委动员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无职党员成立“幸福助老”志愿服务队,采取“1名党员联系2名老人”的结对机制,提供送餐上门、健康监测等延伸服务。为保障食品安全与服务质量,成立了监督小组,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同时,吉尔孟乡创新“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参与食堂服务纳入村级考核,激发先锋活力。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助餐服务251人次,解决特殊群体“吃饭难”问题2件。
资源整合,打造惠民“新样板”
提档升级不止于硬件。统筹民政、文旅、卫健等资源,推动幸福食堂向“幸福驿站”转型—沙柳河镇尕渠村提升村级组织自力更生,在养殖猪、大鹅等家禽的基础上,食堂增设健康小屋,定期开展义诊;伊克乌兰乡角什科秀麻村食堂嫁接“夕阳红课堂”,组织象棋比赛、藏曲弹唱等活动;全县5个乡镇利用食堂空地发展“菜园经济”,实现蔬菜自给自足……“我们要让食堂成为凝聚人气的‘党群连心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朝臣介绍,通过“财政补一点、村集体出一点、乡贤捐一点”模式,全县食堂运营成本降低20%,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如今,一座座升级后的幸福食堂不仅暖了老人的胃,更暖了群众的心。下一步,刚察县将持续深化“党建+幸福食堂”品牌建设,计划年内实现60岁以上老人集中供养覆盖率提升至85%,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委组织部供稿 才旦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