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刚察:用执“法”之笔谱写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6-04 13:43: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今天我和老师一起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参观了案件管理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格桑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和党建工作区等场所,让我深有感触,通过‘云课堂’法治课,我了解到了未成年人保护和法律维权等方面的知识……”5月30日,在参加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人民检察院精心组织开展的未成年人检察开放日活动后,县完全寄宿制小学三年级的同学有感而发。
“格桑花”工作室未检干警给同学们讲解标识。刚察县人民检察院供图
开放日的法治课堂环节采用“试听+问答”教学模式。通过播放《对校园欺凌说“不”》法治宣传片,以直观影像强化警示效果。检察干警围绕校园欺凌界定标准、行为表现及应对策略开展专业解读,穿插模拟情景演示,并设置有奖问答环节,现场学生踊跃参与互动,在寓教于乐中增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保证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不停摆、全覆盖,刚察县人民检察院未检团队坚持“未爱守护”的初心不变,“检爱同行”的步伐不停,将法治课堂“搬”到线上,开启“云课堂”教学模式。以新学期开学季为契机,未检干警录制了精品法治网课,通过工作群将精品网课发送给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各学校,由校领导安排老师将网课发送至家长群,为师生和家长送去未检第一课。
同学们的手绘作品。尹耀增摄
“云课堂”传播法治精神,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力量。刚察县人民检察院紧抓六一儿童节、中小学校开学季、毕业季等关键节点,创新普法宣传工作思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云课堂进校园”。未检检察官充分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带头制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PPT、短视频、法治网课,借助“检察云课堂”载体向各中小学学生讲授法治课。
在“刚察未检法治云课堂”微信群,未检检察官与未成年人互动,积极耐心回答未成年人提出的问题,并向未成年人详细讲解答疑,拉近未成年人与检察官之间的距离,带动未成年人形成学法自觉,切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思维和“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覆盖面。为有效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创新性聘请了各学校老师代表为未成年人检察观察员,通过观察员及时向各班级发送“云课堂”反馈学生问题,提升了宣传质效。
同学们的手绘作品。尹耀增摄
在刚察县人民检察院“格桑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的品牌标志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外部使用绿色圆形轮廓,两边添加橄榄枝,与检徽橄榄枝相对应,寓意和谐,象征司法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橄榄枝叶片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依、相拥,象征着56个民族团结,互关互爱的和谐氛围。添加藏汉双语“刚察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简称“刚检未检”,并在底端添加“格桑花工作室”名称。中间用检察蓝代表检察机关的用心用“手”托起由青海湖、未成年人组成的格桑花。
“我院结合地处藏区地域特色和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实际,突出传承和创新精神,于2022年4月29日创立‘格桑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是我院未检工作专职化、规范化的创新举措,也为未成年人设立了属于他们的‘培育教育基地’,对检察工作与‘未’爱护航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刚察县人民检察院未检干警切吉加说。
同学们参观12309检查服务中心。刚察县人民检察院供图
据了解,“格桑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配备双语干警和业务骨干担任工作室成员,建立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司法救助、预防为一体的工作模式,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工作室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云端课堂”教育平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学校老师、未检观察员一行参与“携手落实‘两法’,构建保护体系”主题座谈会。凝聚合力,打造多元帮教辅助平台;联合团县委、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月、未成年人法治手绘画廊活动;举办“携手落实‘两法’、共护祖国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通过搭建未检检察官与农牧区未成年人的沟通之桥,为他们撑起青春与成长的“保护伞”。
同学们观看法治宣传片。刚察县人民检察院供图
“近年来,刚察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创新的工作理念,优质的宣传方式,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十二进’活动,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不断提高未成年人学法、懂法、守法意识,营造良好的学法守法氛围。”刚察县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
刚察县人民检察院内的“格桑花”工作室。尹耀增摄
为护航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刚察县人民检察院着眼发挥检察职能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的要素功能,推动司法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六大保护有机融合、协同发力,努力实现“1+5>6”。着眼发挥家庭保护基础作用,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制;着眼织密学校保护安全网,推动社会力量融合发力;着眼推进检教阵地共建,助力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重点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农牧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的监督力度,促推学校建立完善预防性侵害、校园欺凌等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大力深化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
“我们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民族团结工作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打造检察机关特色和亮点,努力推动民族团结工作再上新台阶。”该负责人说。
文/尹耀增 青海省民族宗教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