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湟源:创新“文艺+宣讲”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发布时间:2025-06-16 17:11: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文化馆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径,通过“基层宣讲+多彩文艺”的创新模式,将理论政策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有效提升了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宣讲常态化。2025年以来,湟源县文化馆整合民间文艺团队资源,持续开展“戏曲进乡村”“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等文艺宣讲活动19场次,实现全县七乡两镇全覆盖,累计受众4000余人次。通过群众口耳相传形成的自发传播效应,文艺宣讲已成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起“月月有活动、乡乡有演出”的常态化宣讲机制。

创新表现形式,增强宣讲感染力。一是建强宣讲队伍。统筹县乡村三级文艺人才资源,组建文化文艺志愿宣讲队,吸纳专业演员、乡土艺人等骨干力量,形成“县馆指导+乡镇联动+村级参与”的三级宣讲网络。二是丰富艺术载体。采用歌舞、青海平弦、皮影戏、快板等艺术形式,创排《奋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共致富》等原创节目12个,通过“文艺搭台、理论唱戏”的方式,让政策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深耕内容创作,提升宣讲实效性。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作宣讲作品40余件。其中皮影戏《长城脚下尽欢歌》弘扬家国情怀,曲艺《金银花开安天下》诠释“两弹一星”精神,皮影《心灵的洗涤》倡导文明乡风。通过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

强化需求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建立“群众点单-团队制单-政府买单”服务机制,通过专题调研收集需求建议23条,针对性创排反映改革发展成果的节目8个。宣讲活动注重展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先进典型事迹,有效提振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心决心,实现文艺宣讲与推动工作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湟源县文化馆将持续深化文艺宣讲品牌建设,重点在队伍培训、精品创作、数字传播等方面提质增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