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都兰:以学促干守初心 四心为民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5-06-17 16:21: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自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县民政局以严实作风推进“四心工程”,精准施策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暖心工程”,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

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提标扩围政策。城镇低保标准从693元/月提升至906元,增长29.3%;农村低保标准由473元/月提高至595元,增长25.8%;特困供养人员和孤儿保障标准分别提至1540元/月、1795元/月,增长28.8%、23.8%。今年4-5月,为175户253名城镇低保对象增发补贴10.25万元,为797户1637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39.13万元,129名特困供养人员和42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分别增发7.49万元、2.9万元。通过动态监测与精准施策,切实兜住民生底线,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打造“省心工程”,构建便民服务新格局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创新,全力推进婚姻登记服务提质增效。全面落实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推出“电话预约+延时服务+跨省通办”的便民服务模式,特别在“5.20”等婚姻登记高峰日,开展集体办证服务,既满足群众需求,又提升办事效率。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累计办理结婚登记68对、补证18对、离婚登记22对,所有业务均实现当日受理、当日办结,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双达100%。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有效破解群众异地办事难题,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进“贴心工程”,架起党群连心新桥梁

以建立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为依托,创新开展“关爱老人暖夕阳”“微心愿认领”“六一慰问特殊儿童”等系列特色服务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入户走访、需求调研,精准对接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切实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自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件,涵盖助老扶弱、帮困解难、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务实举措不仅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更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让为民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建设“安心工程”,夯实基层服务硬支撑

聚焦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持续加大民生基础设施投入,全力推进一批惠民生、利长远的服务提升项目。投资340万元实施星光福利服务中心提质工程,全面升级设施设备,优化服务功能;投入70万元高标准打造35个儿童之家,为儿童提供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投资10万元在香日德镇建成康复辅助器具社区公益租赁智慧服务站,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康复设备智能租赁,让群众享受便捷服务。此外,投入6万元完成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改造,科学优化功能布局,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投资20万元推进察苏镇上滩东村、东山根中村互助幸福院改造,打造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健康关怀于一体的温馨家园。同时,为6个助餐点发放专项补助,有效解决特殊群体就餐难题。这些民生项目的落地实施,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让基层服务保障更加坚实有力。

都兰县民政局党组通过实施“四心工程”,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利民的生动实践。一系列务实举措既彰显了民政为民的责任担当,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