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西宁:探索双轮驱动新模式 擘画银发经济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6-20 11:27: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青海省西宁市紧扣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部署,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勇争先,提出“要在发展银发经济方面走在前做表率,推动业态初步形成”,不断展现省会担当。城东区以“银发+首店”双轮驱动为抓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三力齐发”,推动西宁市首个适老化产品展厅落户中惠万达广场,标志着银发经济产业破局起势,城东区在银发经济赛道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全市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东区样板”。

政府精准搭台,破解养老服务供给难题

城东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决策部署,直面辖区老龄化率14%、老年人口密度高的现实挑战,将发展银发经济作为年度“破冰攻坚”重点任务。区委区政府锚定“业态初步形成”目标,成立工作专班,历时2个月对吾悦广场、新千广场等5家商业综合体及闲置商铺,开展20余次实地调研,综合区位优势、客流规模、商业条件等因素,最终选定中惠万达广场作为项目承载地。民政部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对接省内外12家适老化产品企业,通过资质审查、方案比选,最终引入青海省中房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核心运营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区政府创新建立“政策包+服务清单”机制,为企业提供场地租赁优惠、商业活动倾斜、适老化产品以旧换新补贴申报等政策支持,推动项目从“规划图”到“实景图”的高效转化。城东区将以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更高站位深化“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协同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争取养老项目落地,借助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破解养老服务供给难题。

政企深度协同,打造适老化服务新场景

4月30日,城东区政府与青海中房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中惠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举行适老化展厅项目签约仪式,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对接,企业负责产品销售与运营管理,商业体发挥流量聚合优势,三方形成“政策—产品—市场”的有效闭环。该展厅规划面积170平方米,创新采用“智慧体验+产品展销+健康服务”三维一体运营模式,设置智能护理设备体验、老年生活用品展销、健康管理服务等6大功能区域。中房公司将投入智能化设备20余台(套),各类产品285种,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适老化产品的场景化展示与个性化推荐。例如,展厅内的智能床垫可实时监测老人心率、呼吸等健康数据,并通过手机APP推送给家属;助行机器人则设置了语音导航、紧急呼叫等功能,方便老人出行。万达商业体则发挥商业平台优势,通过会员体系、户外广告、卖场活动等多渠道推送产品信息及服务,预计年服务老年群体超3万人(次)。城东区将加快建立“政企协作”机制,根据老年群体使用反馈,联合企业对智能护理设备、健康管理服务等进行迭代升级,同时引导商业体创新营销模式,结合节日节点策划适老化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适老化服务场景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打造要素集聚、创新活跃、特色鲜明的银发经济发展新高地。

多元融合发展,激活银发经济新动力

适老化产品展厅不仅是服务窗口,更是银发经济产业融合的“催化剂”。城东区将以展厅为载体,谋划“适老化+”多元发展路径,联合卫健、文旅部门推出“康养文旅专线”,将适老化住宿、慢游路线与展厅服务串联,打造“医养游”一体化产品;设立“银发经济孵化基地”,为养老服务初创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对接、融资服务等“一站式”支持,目前已有2家社会组织达成孵化意向;推动适老化理念融入城市建设肌理,年内完成4个社区的适老化改造项目;结合区级老年大学市场化运营,引入专业教育机构与优质师资,设置涵盖智能设备使用、文化艺术、健康养生等课程体系,打造“学养结合”的新型老年教育平台;开展“银发经济人才培养计划”,与人社部门、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护工、社工等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同步建立“银发经济专家库”,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企业家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城东区将以“小展厅”撬动“大民生”,进一步优化“适老化+”融合模式,加快构建集养老服务、医疗康养、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更多鲜活的“东区实践”。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