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湟源:执为你来 行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5-06-23 16:24:3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为办理好每一起执行案件,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心头大事”,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人民法院聚焦劳务报酬、交通事故赔偿、抚养费等涉民生案件及涉中小民营企业借款、买卖等纠纷案件,精准发力,集中攻坚,力争将“白纸黑字”的胜诉权益兑现为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

跨越千里 啃下执行权益兑现“硬骨头”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面对未执行到位的案件,执行干警抱着“再尽一份力,再跑一次路”的执着,精心制定“一案一策”,兵分两路奔赴陕西省延安市、重庆市潼南区、黑龙江省绥化市、吉林省公主岭市、河南省新乡市等地,辗转千余公里寻找“消失的被执行人”。执行中,对心存侥幸、企图逃避者,执行干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法律讲透、措施用尽、压力给够”。在异地执行中,注重执行联动和协作沟通,获当地法院、派出所以及村、居委会支持,成功执行到位20余万元。

联动协作 打出执行权益兑现“组合拳”

聚焦“小标的”案件,牢固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司法理念,针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人难找”问题,不断扩大执行联动“朋友圈”,加强与公安、人社、住建、村委会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拓宽查人找物渠道,开展联合信用惩戒,积极借助各执行联动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加强信息共享和执行协作,打出执行权益兑现“组合拳”,有效压缩被执行人的行动空间,让其无处可藏,被迫现身。依法使用拘传、拘留、失信曝光、限制高消费、扣押财产等措施,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专项行动以来,曝光失信被执行人94人次,拘留被执行人23人次,限制高消费289人次,促进执行和解83件(5万元以下),自动履行165件,执行到位标的额441.39万元。

情法相融 找准执行权益兑现的“节骨眼”

始终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找准执行难“症结”,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灵活运用“活封活扣”“执行和解”,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生活以及被执行企业生产的影响,兼顾执行刚性与柔性,有效破解执行僵局。在金钱履行不能或者不能足额履行的情况下,从县情、村情、民情出发,通过查、扣、冻被执行人的经济作物、畜禽等,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以物抵债、盘活资产,提高财产变现率,减少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面对“不让探望”就不支付抚养费的被执行人,则耐心释法说理,劝导其及时支付抚养费并就探望权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倾力疏通执行堵点。

时不我待,“执”争朝夕。下一步,湟源县人民法院将始终秉持“如我在执”理念,持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执行攻坚信心,不断创新执行方式,加大执行联动协作力度,确保出击行动有“速度”、惩戒举措有“力度”、保障民生有“温度”,努力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障民生福祉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保障。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