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都兰:三向发力转作风 民生答卷写担当

发布时间:2025-06-23 16:43: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聚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牢固树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构建“问需于民、反馈整改、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模式,将群众“心事”转化为民生“实事”,以学习教育实效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下看上,问需于民转作风。积极探索转作风、强服务的方法途径,坚持以下看上转作风,在问需于民中强化担当作为。设立民情观测点,搭建民意“直通车”。充分发挥“前沿信息哨”的探头观察作用,在8个乡镇和重点部门中建立36个县级观测点和1个州级观测点,注重在开门教育、收集反馈问题、参与工作监督、做好宣传引导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各观测点之间加强学习交流,实现经验成果共享,互联互动帮助解决问题。组建社会监督员,汇聚群众“金点子”。依靠群众开门搞教育,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从“代表委员、宣传媒体、新兴领域、教育卫生类、干部职工、基层代表”等6个领域择优组建31名学习教育社会监督员队伍,注重观察各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社情民意,收集反映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架起干群“连心桥”。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印发都兰县县级领导干部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公示,按月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作出安排,27名县级领导带头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听取基层意见,大力推进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截至目前,共接待来访群众5批次,涉及人数12人。

以上率下,反馈整改惠民生。突出示范引领,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上下联动、协同推动问题反馈整改,着力在整改整治上见真章、出实效、惠民生。高位推动,拧紧责任“压力阀”。坚持把推进民生实事作为工作重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督办,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多次调研督导民生项目建设,对民生实事进行调度安排。县级领导带头下基层、听民情、办实事,从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着手,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十大民生工程”的实际行动。同题共答,凝聚攻坚“向心力”。聚焦群众期盼,在生态环保、交通水利、农田灌溉、教育医疗、创业就业、农牧业发展等社会关切的重点领域,全县各级党组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合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事项405件。强化新闻宣传和民生实事推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可感可及。靶向施治,精准发力除“痛点”。直击民生堵点,破解民生难点,重点解决欠薪难题,受理政府投资与国企项目欠薪案件13起,为118名劳动者追回工资91.9534万元;依托以工代赈、未开工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累计吸纳本地劳动力1309人,带动群众增收562.23万元;全力推进农灌渠改造提升工程,新续建农灌渠项目10项,对83.586公里渠道进行修建改造,有效改善26.1326万亩耕地灌溉条件,惠及920户3390名群众。

以点带面,督导问效暖民心。以“小切口”求“深突破”,从解决“一件事”出发,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持续推进作风转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章立制,织密制度“防护网”。把建章立制作为巩固学习教育成效、深化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持续深入推进建章立制,堵塞制度漏洞,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内控机制,围绕“理论学习、议事决策、干部人事、财务会计、工程项目”五个方面,废除与实际脱节的制度108项,修订完善106项,新建54项。融合推动,夯实巩固“长效圈”。有效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拳整治中央和省委、州委、县委点题的民生重点,纵深推进乡村振兴领域、殡葬领域、违规吃喝、医保基金、养老服务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阻断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链条。累计受理涉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121件,退还群众钱款825.13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190.86万元。督导问效,抓好整治“质效关”。组建督导组,通过深入、精准、有针对性地督促指导,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强力推动权力集中、资源富集、“四风”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多发的部门及党员干部严肃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集中整治。同时,对标省州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民生实事,选取典型案例开展“整改成效公开评议”,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及群众代表参与验收,确保整改达标率超95%。以督导成效改进作风、提升效能。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