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贵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筑牢基层平安基石
发布时间:2025-06-27 14:32: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靠吵架、打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凡事都要依靠法律来解决……”近日,“矛盾纠纷党员调解团”成员桑杰加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拉西瓦镇叶后浪村民家中调解矛盾纠纷时说道。
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拉西瓦镇不断压实“送学上门+谈心谈话+意见征求”的开门教育责任,在叶后浪村走访农牧民群众时掌握到,村民措某因土地划分问题与邻居多某产生矛盾,多年来两家争吵不断,近期关系更是剑拔弩张。掌握情况后,拉西瓦镇综治中心迅速启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组建起由“矛盾纠纷党员调解团”、司法所、法律顾问和村“两委”成员构成的“多元调解矩阵”,深入田间地头,对照历史档案资料,重新丈量土地、明确界限。面对情绪激动的双方当事人,党员调解团成员用拉家常的方式打开心结,法律顾问以专业视角解读权益边界,村“两委”干部则援引村规民约阐明利害,多管齐下抚平矛盾褶皱,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在调解协议上签字。
今年来,拉西瓦镇认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动力,以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重点,理顺机制、整合力量、夯实基础、强化保障,全面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全镇平安稳定。
精密排查,织密矛盾纠纷安全防护网
拉西瓦镇着力把综治中心打造成化解矛盾纠纷的“中央处理器”,聚焦农村牧区常见的草山地界、邻里关系、家庭婚姻等矛盾纠纷类型,抓早抓小、主动出击,推动民众诉求“一站式”受理解决。充分调动全镇10个大网格228名网格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人熟、事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形成严密的四级“网格化”排查体系,将“群众找上门”转变为“干部送上门”,实现矛盾纠纷排查精细化和全覆盖。对涉及矛盾纠纷的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和分析研判,及时感知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社会矛盾纠纷线索,形成镇党委、政府与派出所、司法所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配合联动的矛盾纠纷调处屏障,有效将矛盾纠纷防范在萌芽阶段,实现对矛盾纠纷的全方位、无死角排查。截至目前,结合主题教育“开门教育”等方式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0余次。
多元化解,打造矛盾纠纷解决万能匙
拉西瓦镇主动适应农牧区矛盾纠纷新变化和新特点,牵头成立包含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两代表一委员”、人民调解员和老党员等党员为成员的“矛盾纠纷党员调解团”,健全完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集中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和突出信访问题,充分利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和“四联”人民调解室,高效调处化解镇域矛盾纠纷。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坚持每月召开1次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对重点疑难问题分析研判,集中攻坚力量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截至目前,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起,化解处理9起,化解率达100%。
强化引导,筑牢矛盾纠纷治理防火墙
为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拉西瓦镇坚持工作关口前移,将“调解+普法宣传”有机结合,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村级大喇叭、微信群、公众号、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努力营造日常学法、办事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依法的法治环境。同时,将“红黑榜”“积分制”作为群众道德指引的风向标,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通过榜样模范带动的方式树立起鲜明的价值取向,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意识、理性表达诉求、依法解决纠纷,从根源上减少矛盾滋生。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