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云南民族大学:失能老人居家照护如何破题?

发布时间:2025-06-27 17:01: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老龄化浪潮下,农村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成为社会治理焦点。究竟如何破题?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民武装学院)“银发守护”志愿团队深入昆明市周边农村,开展系列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研判农村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供需失衡问题,系统研究供需失衡问题破解路径。

“银发守护”志愿团队与指导老师在云南民族大学博文院合照

4月25日,团队前往昆明市民政局老龄处开展专题访谈,全面了解了昆明市农村失能老人总体概况、照护服务相关政策及社会力量参与情况。昆明市高度重视农村失能老人照护,针对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等需要,出台系列政策予以支持;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照护,并通过备案制度、行业监管保障服务规范。此次访谈为探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累了政策素材,是深入研究农村失能老人居家照护供需关系重要前期基础。

“银发守护”志愿团队在昆明市民政局老龄处了解调研长护险

“银发守护”志愿团队与昆明市民政局老龄处工作人员的调研合照

5月3日,为了更全面了解昆明市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供需现状,团队前往昆明市西山区金河社区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在社区医养机构支持下,失能老人多元性、专业性居家照护服务需求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92岁的失能老人林奶奶在社区医养机构接受专业翻身护理和康复训练,其家属还可通过手机查看护理记录。

深入调研后,团队发现,该社区创新采用“全托机构+智慧半居家”模式:重度失能老人入住配备智能监测设备的医养床位,由医护人员24小时轮值保障安全;中度失能老人通过预约享受上门服务,护理数据实时同步至健康档案库。这一模式为失能老人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照护服务,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金河社区的实践探索,为破解老龄化社会中失能老人照护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范本,彰显了社区养老服务的智慧与温度。

“银发守护”志愿团队在昆明市西山区金河社区与92岁的林奶奶交谈

“银发守护”志愿团队在与昆明市西山区金河社区医护人员了解失能老人的身体状况

在金河社区康复花园,团队围绕失能老人照护困境展开深度调研。团队积极了解失能老人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方面面临的难题,同时关注老人的情感需求。当团队成员坐在床边与87岁的李爷爷亲切交谈时,爷爷颤巍巍地从床边的一个包里掏出一本边角磨得发白的笔记本,翻开后发现里面密密麻麻的都是红歌歌词。

“每天下午,我就把收音机搬到窗边,跟着收音机一起唱。”李爷爷笑着向团队展示他每天唯一的消遣,他说起红歌时眼神里满是光彩,仿佛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年代。在互动过程中,团队发现,失能老人不仅需要专业的生活照护,更渴望代际间的情感联结与精神慰藉。此次调研以代际互动为起点,在实践中创新,为失能老人送上情感关怀,积累老龄化社会照护经验,探索学科融合破题路径,指明改善老人生活新方向。

在昆明市金河社区康复花园,“银发守护”志愿团队坐在床边与87岁的李爷爷交流

在昆明市金河社区康复花园,李爷爷跟“银发守护”志愿团队分享自己的歌词笔记本

5月14日,团队跟随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民武装学院)前往呈贡区吴家营街道万溪冲社区,开展“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挂牌协商活动。

座谈会上,学院师生与社区围绕合作事宜深入交流,社区党支部书记周云波着重介绍了社区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情况。调研发现,万溪冲社区在居家养老、农村失能老人照护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通过搭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师生可在此开展调研,将社区实践经验转化为政策研究素材,未来有望为改善失能老人照护状况提供智力支持。此次协商活动为校社双方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对提升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在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街道万溪冲社区,“银发守护”志愿团队跟随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民武装学院)参与“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挂牌。

在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街道万溪冲社区,“银发守护”志愿团队了解万溪冲社区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开展情况

通过系列调研,团队认为,昆明市农村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供需失衡困境体现为数量失衡、质量失衡、结构失衡、场景失衡四大表征。究其根源,在农村家庭结构变迁时代趋势下,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萎缩,农村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面临着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且日益多元化的挑战,以家庭照护为主要方式的农村失能老人照护模式难以为继,政策缺位与薄弱的社会支持网络加剧了农村失能老人照护供需失衡问题。团队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构建了“政策-社会-社区-技术-家庭”五位一体支持体系,探索了农村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供需适配路径,并以昆明市呈贡区万溪冲社区为试点,有效回应了农村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供需失衡困境。

系列调查为破解农村失能老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镜鉴。团队调研成果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多元协同治理提升失能老人及家庭生活质量。

云南民族大学开展的系列调研,不仅为昆明农村养老治理提供了可操作的“解题密钥”,更以青年学子的实证研究,叩击着老龄化社会中“老有所养”的时代命题。

云南民族大学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