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刚察:沉浸式旅游品牌深度体验至美人文生态景观
发布时间:2025-07-02 15:18: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年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牢牢把握全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的有利契机,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抢抓环湖生态旅游发展机遇,结合四季特色、旅游特色,策划开展各季节时段、多样化主题的旅游体验活动,打造出春、夏、秋、冬四季沉浸式旅行打卡地,掀起“周周有场景、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的旅游热潮。
春探普氏原羚栖踪
体验雪域高原的精灵之美
普氏原羚分布于哈尔盖镇草原,是环青海湖地区旗舰物种,是我国特有珍稀有蹄类一级保护动物,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吉祥物,曾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极度濒危物种”。
近年来,刚察县持续加大普氏原羚保护力度,在普氏原羚特护区基础上,投资2900余万元建设集研学、科普、观光等综合旅游为一体的普氏原羚科普研学教育基地,打造生态教育、生态研学、地方野生动物保护三大特色功能,2024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22万人次,营收15.4万元,吸纳4名当地居民就业,开展生态研学活动205次、3772人次,救护普氏原羚12只,走出一条人与动物相依相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旅发展创新之路。
夏赏湟鱼洄游盛景
感悟逆流而上的生命之旅
湟鱼学名“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湟鱼溯流而上,呈现出“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观景象。
近年来,刚察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在加大湟鱼保护力度上下功夫,青海湖湟鱼从保护初期2592吨恢复到目前的12.03万吨,累计增殖放流的鱼苗已达2.51亿尾,人工增殖放流的贡献率约为23%,实现从“濒危”降为“易危”的变化。全县以“湟鱼洄游”为依托,打造湟鱼家园观鱼体验区、圣泉湾生态体验区、泉吉湟鱼洄游观测点、伊克乌兰乡民俗文化体验区等以“湟鱼洄游”为特色的生态观景点5处,2024年央视《湟鱼洄游季再探青海湖》大型融媒体调查报道在央视网络端各平台总观看量达1517万人次,走出了一条以“湟鱼洄游IP”为突破口的特色旅游之路。
秋品藏家风土人情
寻味民族美食的舌尖之醇
刚察美食融合高原物产、藏族传统与多元文化,既有千年传承的质朴风味,也有自然馈赠的珍馐佳肴。
近年来,刚察县通过资金扶持、智力支持、技能培训等途径,不断加大藏风情餐吧、牧家乐基础设施完善、经营管理规范、经营风格多样、餐饮娱乐特色等方面的帮扶力度,建成农牧家乐5家,藏风情餐吧8家,带动全县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全面保障。同时,依托本地优异的藏牦牛、藏羊资源,刚察县深度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高效农牧产业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扶持政策,积极打造“碧波荡漾青海湖,祁连山下好牧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大罐头食品、即食食品、速冻食品等农畜产品开发,研发牦牛心肝肺运动营养肽、穆胶糕等农畜产品10余种,5个产品取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牛羊肉基本实现全域有机认证,在省内外开设农畜产品体验店18家,销售协议金额达1.9亿元,“刚察青海湖牦牛”“刚察青海湖藏羊”进京入川、走向全国。
冬观圣湖天鹅丽姿
近赏瑶池仙子的洁白之美
每逢初冬时节,刚察县的青海湖畔仙女湾湿地,成百上千只大天鹅在此越冬栖息,成群的大天鹅时而振翅飞翔,时而戏水觅食,与碧蓝澄澈的青海湖和岸边的草原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刚察县牢牢把握冬季活动时间节点,举办刚察“登昆仑观西海”首届“青海湖·开湖季”冬季旅游和“青海湖·观鸟季”活动,推出以“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为主体,特色美食品尝、冬日美景拍摄、圣湖日出观赏、“观圣湖开湖奇观”为辅助的冬季系列旅游活动,精心打造观鸟点5处和环青海湖生态体验之旅、自驾体验之旅、探山观湖之旅、非遗体验之旅及生态文化研学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刚察的独特魅力,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切实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