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声音】以“实事求是 积极作为”破浪前行

发布时间:2025-07-09 18:19: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实事求是,积极作为”不仅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更是应对复杂挑战、破解发展难题的制胜法宝。实事求是如同精准的罗盘,指引着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向;积极作为恰似强劲的风帆,推动着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航程中破浪前行。二者紧密结合,方能行稳致远。

实事求是是干事创业的根基。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实践要求。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还是民生保障,都需要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的深刻把握之上。近年来,浙江“千万工程”取得巨大成功,正是源于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整治和环境提升。反观个别地方在城市建设中,盲目追求“高大上”,脱离本地财力和群众需求,建设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最终造成资源浪费,损害政府公信力。这充分证明,唯有立足实际、遵循规律,才能让工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积极作为是事业进步的引擎。面对新问题、新挑战,“躺平”没有出路,“佛系”难以成事。唯有主动担当、积极进取,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数百万干部群众深入基层一线,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方案,日夜奔波推动项目落地,用辛勤汗水换来了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人间奇迹。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科研人员直面“卡脖子”难题,主动向核心技术发起冲锋,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深潜等重大成果的取得,无不彰显着积极作为的强大力量。正是这种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着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但也要看到,当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干部把“实事求是”当作不作为的借口,遇到问题就强调客观困难,消极等待;有的干部打着“积极作为”的旗号,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劳民伤财。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对“实事求是,积极作为”的歪曲和背离。

做到实事求是、积极作为,需要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需要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多到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听真话、察实情;需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既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又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实干者撑腰鼓劲。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要做实事求是的“清醒者”,保持对客观规律的敬畏之心;又要做积极作为的“奋斗者”,永葆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唯有如此,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云南昆明阳宗海七甸街道供稿 何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