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德令哈:巴音河畔石榴红
发布时间:2025-07-11 16:27: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巴音河如一条灵动的纽带穿城而过。蒙古语中“巴音郭勒”意为“富饶的河”“幸福的河”,这汪碧水,不仅是滋养德令哈的“母亲河”,更孕育出“巴音河畔石榴红”的动人景象。在这里,各民族如石榴籽般紧紧相拥、亲如一家,手足情深,守望相助,共同谱写着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全方位嵌入式发展鲜活图景。而每年盛夏开启的巴音河畔美食季,正是这幅图景中最璀璨的一笔,成为德令哈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亮丽名片。
河畔烟火:以美食为桥,聚民族之情
每至夏季,巴音河畔便化身为美食的海洋。五彩斑斓的摊位沿河岸有序排开,农畜产品、民族食品、特色小吃与文创民俗商品琳琅满目,各民族摊主的热情叫卖与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成画。蒙古族烤全羊外皮金黄酥脆,一刀下去汁水四溢,尽显草原豪迈;藏族糌粑混着酥油茶的奶香,捏成团的瞬间便承载起高原风情;回族美食酿皮、烤肉串;汉族的土暖锅热气腾腾;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汇聚于此,与烤羊肉的焦香、青稞饼的麦香、酥油茶的醇厚在空气中交融,不仅勾动味蕾,更让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在此碰撞共鸣。各民族摊主共设摊位、竞展手艺,五湖四海的游客们休闲穿梭,尽享美味的场景,恰是各族人民团结相依、其乐融融的生动写照,让美食季成为各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盛宴。
文旅共舞:以文化为魂,展融合之美
美食季不止于味觉盛宴,更是一场场多民族文化的展示盛会。白天,河畔民俗展示区里,蒙古族刺绣的细腻、藏族唐卡的绚丽、汉族手工艺品的精巧令人驻足,手工艺人现场演示技艺,娓娓道来背后的文化故事;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人们跳起安代舞、锅庄舞,欢快的舞步与灿烂的笑容邀请五湖四海的游客共舞共乐,让文化在互动中传递温度。夜幕降临,华灯与河光交映,舞台上蒙古族长调的悠扬、藏族民歌的高亢、汉族戏曲的婉转轮番上演,多元艺术形式的碰撞,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游客在品味美食之余,沉浸式体验着多元民族文化的活力,让“巴音河畔”成为德令哈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构筑起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
品牌赋能:以特色为基,促发展之力
“美食+旅游”的创新模式,让巴音河畔美食季从单一活动升级为城市品牌。它不仅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了农畜产品销售、文创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更以“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方式,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各民族群众的真切体验。如今,美食季已成为德令哈对外展示的窗口,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游客带走的是美食记忆,留下的是对“包容和谐”城市气质的认同,而巴音河畔的各族群众在共办活动、共享成果中进一步铸牢了“四个与共”理念、增进了“五个认同”。这张名片,既擦亮了城市的文化底色、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更厚植了民族团结的沃土,让“巴音河畔石榴红”的景象愈发动人。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