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枸杞红了,生活火了
发布时间:2025-07-11 16:39: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今年枸杞长势良好,又是一个丰收年!”
晨曦微露,张世福提着水壶早早地出了门。再过几天,就是枸杞的采摘季节。这段时间,他每天都要去枸杞地里看看。
张世福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大格勒乡的村民。几年前,一次与求购枸杞外地游客的偶然相遇,让他萌生了种植枸杞的念头。此后,在他的努力下,枸杞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家里的收入水涨船高。
张世福家的枸杞田(5月21日摄)。受访者提供
“曾经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仅能勉强维持生计。如今种植枸杞,收入翻了数番,家里不仅盖起新房,还购置了小汽车,枸杞就是我们的致富源泉。”谈及枸杞带来的生活变迁,张世福笑容满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格尔木市地处柴达木盆地,这里昼夜温差显著,年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空气湿度低。这般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恰似大自然赋予的优厚馈赠,助力枸杞高效储存有机物与糖分。格尔木出产的枸杞,黄酮含量相较其他产区高出约30%,产品优质率达70%,无疑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优质枸杞产地。
2008年以来,枸杞产业已成为该市种植业的绝对主导力量,其种植面积占据全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80%以上,不仅是本地农户增收致富的关键支撑,更是格尔木打造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的核心产业之一。
枸杞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格尔木市催生出一系列相关产业。每至枸杞采摘季,茫茫戈壁上的枸杞林迎来丰收盛景,红彤彤的枸杞挂满枝头,宛如红宝石点缀其间,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枸杞清香,令人陶醉。大量临时工被招募而来,投身这场收获的“盛会”。
枸杞采摘。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格尔木市今年预计需采摘工1.2万余人,劳务收入约1.17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枸杞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生产出枸杞干果、枸杞酒、枸杞口服液等丰富多样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大城市,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走进张世福的枸杞地,郁郁葱葱、蔚为壮观。张世福与妻子李梅花并肩而立,望着满树硕果,脸上洋溢着欣慰与自豪。他们深知,这累累硕果不仅是辛勤劳作的结晶,更是美好生活的希望。
据张世福说,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采摘季,提升种植户技术水平,格尔木市就业部门携手第三方培训机构,采用“理论+实践”的模式,为当地100名枸杞种植户开展标准化剪枝技能培训。“以前我们剪枝仅凭经验,手法不一,虽能应对但不够科学。今年市里组织枸杞剪枝技能培训,老师傅们从理论到实操,讲解得细致入微。”张世福满怀期待与感激地介绍道。
在格尔木,像张世福夫妻这样的枸杞种植户不在少数。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他们不断拓展种植规模,让这片曾经的戈壁荒滩,因枸杞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典范。
饱满红润的枸杞果缀满了枝头。蔡得军摄
格尔木市农牧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格尔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9.96万亩,枸杞产量2.17万吨,产值约8.64亿元。2025年,格尔木市枸杞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达到10.3万亩。目前,格尔木市已积极培育9家枸杞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依托“青藏优品”平台,超120种枸杞产品上架,同时开设25家线下体验店,打造出12种枸杞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格尔木枸杞的市场影响力。
除此之外,格尔木市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获颁全国首张有机枸杞认证证书,成功挂牌省内第一个有机枸杞交易中心,枸杞出口连续13年位居全省第一,枸杞产业已成为格尔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从昔日的艰辛困苦到如今的幸福美满,格尔木枸杞种植户们的生活实现了华丽转身。在格尔木,枸杞产业正以稳健的步伐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文/蔡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