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旅游

《沿着纬度听中国》热播 掀起赣鄱网友“回忆杀”

发布时间:2025-07-15 16:51:42 | 来源:央广网 | 作者:胡斐 周蓓 郭佳欣 | 责任编辑:吴一凡

7月7日至1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出品的大型地理人文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正式开播。这部以独特“听觉”视角,揭开北纬30度神秘面纱的纪录片,涉及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多个城市,开播后反响热烈。

当地理纬度遇上视听艺术,会碰撞出怎样的中国故事?

纪录片播出之后,江西的官方新媒体平台积极行动。九江文旅、庐山西海发布、浮梁发布、宜春新闻网、客家新闻网等数十家省内官方媒体,相继进行转发“点赞”。“《沿着纬度听中国》高水平的制作水准,成了观众的普遍观感。纪录片用一帧帧精美绝伦的画面,展现了北纬30°沿线的大美风物。这也让我们江西的好山好水、悠久文化被更多人看到。”有江西网友在相关转发内容下评论道。

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刘骏文在观看《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后表示,这部纪录片画面美、文案美、音乐美、旁白美,质感远超出一般电影。“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很吸引我,沿着地理纬度上的三级阶梯,聚焦山、水、戏、茶、药五大维度,讲述不仅是山水,更是中国人与土地共生的悠长故事。”

image.png

庐山西海碧波万顷,绿岛拥翠,拥有大小岛屿8000多个(来源: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二集《人水相依》截图画面)

20世纪70年代,十万“筑坝大军”通过人工肩挑背扛,筑成了亚洲第一土坝——柘林大坝,也就是如今的庐山西海。7月8日播出的第二集《人水相依》中,庐山西海作为取景地之一,那段“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激情岁月被呈现在观众眼前。“那个时候没有机器,全部都是自己人工,靠肩膀挑上去的。”庐山西海居民蔡小林陷入了回忆。

纪录片中,用AI技术重现的“筑坝大军”的身影,也掀起网友们的集体“回忆杀”。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里留言,回忆起自己或者父辈参与大坝建设的过程。“1958年至1962年,我的老父亲带领德安县最优的一批工人参加了柘林水电站(庐山西海)的建设。”“庐山西海发布”视频号评论区中,一位林姓网友点赞道。

“家乡的风景真的很美”“我的家乡就在西海边上”“我生长的地方~柘林水力发电站,如今的庐山西海,太美了!”“庐山西海的桥中桥,有特色”……评论区中,还有不少当地网友用最朴素的语言说着最自豪的话,向世界推介自己的家乡。

部分网友留言(来源:“庐山西海发布”视频号截图)

如今的庐山西海,早已告别了“征服自然工具”的旧貌,蜕变为守护生态平衡的“绿色使者”。“十万军民舍小家顾大家、背井离乡的奉献,才有了如今的湖光山色!”庐山西海水世界总经理张恒源看完纪录片后感慨道。

浮梁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7月10日播出的第四集《茶之故乡》中得以生动呈现,让观众深刻领略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浮梁这座城市沉淀出温润而绵长的东方韵味。

image.png

“2025浮梁买茶节”现场,正在表演宋代点茶的茶艺师向嘉宾行礼(来源: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四集“茶之故乡”截图画面)

看完纪录片后,浮梁县茶农张先生感慨道:“这个纪录片让我深有感触,父母一辈子和茶园打交道,还带着我们兄妹打理茶园,春采茶、夏除草,秋冬修枝施肥,非常辛苦。但说起浮梁茶远销海外,他们语气里满是骄傲,常念叨着,能把这茶香传下去,这辈子也值了。”众多观众也通过纪录片,对浮梁茶和中国茶文化有了更多认识。

从“前月浮梁买茶去”到如今连续举办五年的“浮梁买茶节”,浮梁茶穿越千年,经久不衰。“正如纪录片中所言,历史的荣光延续至今,工夫红茶生生不息,近年来,我们以茶为媒、以绿为底,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千年茗香历久弥新。”浮梁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高华,“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到‘瓷源茶乡’,感受慢生活。”

7月14日起,《沿着纬度听中国》将在央广网、腾讯新闻等新媒体平台播出,持续展现北纬30°上“了不起的中国珍藏”,江西的魅力也将持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