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贵德:“一键托管”托稳粮袋子 统种共富绘就丰收景

发布时间:2025-07-17 16:17: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麦浪滚滚,金穗飘香。走进温泉村百亩麦田,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村民们穿梭在田间清理杂草、浇水灌溉、观察小麦长势,全力保障春小麦生长需求,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不能像以前那样耕田种地,今年享受到了村里的代耕代种服务,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种地的难题,还降低了种植成本,我们这些老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更高了。”70岁的温泉村村民多周自豪地说道。

“过去靠人力种植,十几亩地要忙半个月,现在全程机械化作业,三四天就能完成,效率提升了好几倍。”温泉村党支部副书记华本加感慨道。“合作社提供耕、种、管、收一条龙服务,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成本也降低了,种地是越来越方便了。”

近年来,河西镇紧盯乡村振兴目标,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精准发力,主动把握政策红利、精心谋划发展路径。温泉村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立足地域特色,聚焦弱劳力、小农户种植难及技术薄弱等难题,因地制宜开展托管服务,以党建引领、统种共富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种植,交出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新答卷,不断提升粮食产能,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现在这土地由村集体代耕代种的新模式,可真是给咱农民解了大难题!早先出去打工就顾不上地里的活,守着土地又挣不上几个钱,两头都抓瞎。自打村里的合作社接手,翻地、播种、施肥全不用操心,省了不少人工,连买种子化肥的钱都帮着压到了最低,实实在在把种地成本降下来了!如今就等着粮食归仓卖个好价钱,空出来的时间还能到合作社里打工,一天下来又能多挣100块。既没丢了土地的收成,又多了份打工的收入,多亏了合作社带着咱干,现在是钱粮双收,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咯!”温泉村脱贫户更藏加一边浇水一边高兴地说道。

温泉村党支部带头领办合作社,把农户的耕地集中起来,充分发挥现代化机械设备优势,通过集中种植、统一管理的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代耕代种、机收机割等“田保姆”农事套餐服务,破解了传统种植效率低、收益差、年轻劳动力缺失的困局。

“通过合作社免费代种、代技术、代田间管理和代收割等服务,解决了脱贫户、监测对象和弱劳动力家庭的耕种难题,就拿今年的春小麦来说,通过科学管理,亩产能达到700斤左右。同时,我们优先雇用了20多名脱贫户、监测对象务工,等收割结束,预计能发放4万元劳务费。看着乡亲们既能增收,又能在家门口就业,我们干工作也更有劲了!”温泉村党支部书记娘本加说。

“以前自己租旋耕机、收割机,一亩地得花50元,把地托管给合作社后,村干部们主动到农牧局“跑项目”,给我们争取到了农机具租赁补贴,现在一亩地的租赁费直接砍掉一半,只要25元,更让我们感动的是,这25元都不用自己掏,全都由村内合作社兜底,实打实给我们减了负,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把好政策送到了我们心坎上。”脱贫户扎西才让美滋滋地介绍道。

温泉村探索推行的“统种共富”模式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累计为村内100余户弱劳动力家庭提供全流程耕种服务,通过规模化机械作业与科学化田间管理,帮助每户年均节省生产成本792.2元,成功带动20余名脱贫户参与农业生产服务链条,人均月增收达2100元。在标准化种植体系赋能下,今年650亩春小麦种植田迎来丰收,亩产突破700斤大关,更为亮眼的是,该模式助推零散“小田”变身高产“良田”,贫瘠“梁田”化作致富“钱田”,真正实现从“靠天吃饭”到“沃土生金”的跨越。

下一步,河西镇党委、政府将坚持从“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着手,按照“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积极总结试点经验,探索延伸服务链,大力发展适应本土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土”活力,让“一分田地”焕发“十分生机”

从“单打独斗”到“集体发力”,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土地托管托起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蹚出了一条“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富”的共赢之路。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