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乌兰:汇担当实干之力 谱文旅发展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30 13:24: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今年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推进文化、体育、旅游、广电事业协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文旅经济稳中向好,消费活力持续释放。组织召开全县文体旅游广电、备战旅游旺季专题安排部署会议,打造以茶卡盐湖为主的生态康养精品旅游线路,推行以莫河骆驼场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品牌,创新推出景区AI智慧体验项目、“无感入园”“智能分流”等服务,游客排队时长缩短至70%。前往内蒙古、西安、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4次,“新媒+传媒”宣传再上强度,视频号累计发布作品54条,点击率37.3万,抖音号累计发布51条,点击率121.9万。举办文化和旅游行业“送教上门”培训班及涉旅企业服务质量培训2次,督促各景区开展各类培训11次,累计培训人员达700余人次,通过人才项目,引进复合型人才团队1支。上半年,乌兰县接待游客174.706万人次(其中茶卡盐湖景区接待游客76.3103万人次,茶卡壹号•盐湖景区接待游客38.5597万人次),同比增长9.4%,游客总花费8.825亿元,同比增长20%。
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惠民工程深入基层。活动供给丰富多元,累计开展“墨韵送福添年味”“瑞蛇闹元宵”“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16项,惠民演出16场,覆盖群众2万人次。创新开展“文艺赋美点亮盐湖”景区+文艺活动,配合完成第五届青海省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县级图书馆不断充实馆藏资源,新增图书1200余册(其中,精选廉政类书籍300余册,少儿类立体图书、经典故事等900余册),开通乌兰县文化馆订阅号,实现便捷线上阅读。以“精神粮仓”赋能乡村振兴为目标,为38个行政村、3个寺院精准配送12.13666万元图书共计3375册。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不断发挥,向舞蹈爱好者免费提供专业音响1套、演出道具66件,向广场舞爱好者开设为期一个月的公益广场舞培训班,参训人员达120人。开设为期3个月的少儿篮球公益培训班,惠及儿童500人。金子海民族文艺演出队参赛作品《云野欢歌》荣获第四届青海省原创舞蹈大赛一等奖。
文物保护根植沃土,非遗传承花开并蒂。召开2025年度文物安全保护专项组联席会议,与四镇、文保使用单位签订责任书8份,与文保员签订文保合同15份,组织文保培训1次,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场调查64处(其中,新发现11处),年初完成泉沟1号墓出土金银器修复终验和莫河窑洞保护性修缮初验工作,并实施泉沟古墓出土金冠金杯3D扫描项目。对全县寺院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登记,目前共登记各类唐卡实物19件套,开展安全巡查30余次,文保员上报巡查记录1000余条,文保宣传4场次,发放宣传册1.8万份,各类宣传品3万份,实现文物安全“零事故”。非遗传承创新突破,以“非遗过大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为契机,参加及举办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场次,开展“非遗进校园”培训15期。同时,依托茶卡盐湖辐射效应,整合民俗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推出非遗刺绣体验等项目,持续推动非遗文创市场化开发。
全民健身活力迸发,安全播出持续强化。体育赛事活动全面开展,体教融合有序推进,大众健身意识持续增强,组织开展环城比赛、三大球类比赛等体育赛事共3场次。积极组队参加“民族团结杯”足球赛、“青BA”篮球赛等多项赛事,斩获足球赛“三冠”荣誉。安全播出责任制持续落实,持续排查整治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和非法电视网络接收设备,未发现售卖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商铺,高效使用应急广播体系,应急广播累计发布自然灾害预警、安全生产提示等各类应急信息55条,播放5970余次,在线率达85%以上,全面盯紧守牢宣传阵地,不定期对播出设备、采编设备、网络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圆满完成重大节日和会议的安全播出任务,确保安全播出无事故。
面向新征程,海西州乌兰县文旅事业将阔步前行,依托独有资源优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乌兰贡献文旅力量!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