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德令哈:党建引领“早夜市” 点亮河西“共富图”

发布时间:2025-07-31 13:25: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党工委始终将“为民服务、实干担当”要求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聚焦“流动商贩规范经营”与“群众灵活就业”双重需求,以“共富样板幸福河西”党建品牌为引擎,充分激发村(社区)动能,组织创新打造早夜市经济载体。通过党建领航、村社联建、文化赋能,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开辟共富新路径,让方寸之间的“烟火气”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味”。

党建领航破题,把“民生痛点”变“共富起点”。一是锚定方向绘蓝图。街道党工委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具体行动,紧扣市委、市政府“民生优先、治理创新”部署,通过务虚会精准谋划甘南新村和德银国际两个早夜市,确立“党建引领、规范管理、文化赋能、就业富民”发展路径,让早夜市成为检验干部作风的“实践场”。二是主动作为促规范。11个村(社区)党支部化身“攻坚先锋队”,以“支部书记带头访、党员骨干上门劝”的扎实作风,逐户动员100余家商户入驻,其中65%为辖区流动摊贩,涵盖餐饮、零售、非遗手作等业态。昔日分散经营的商贩有了规范场所,城市秩序与经营活力同步提升,为共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已带动商户实现销售额10万元以上,真正以实干架起党群“连心桥”。

村社协同共建,靠“分工协作”筑“发展根基”。一是联动发力聚动能。借力市直部门政策支持与资源协调,街道统筹推进早夜市建设,构建“市级指导、街道主抓、村社落实”的工作链条,确保场地规划、设施配套等关键环节高效推进。二是分责协作提效能。打破地域壁垒推行“村管运营、社区引流”共建模式。各村全面负责场地维护、水电保障及日常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同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每日平均投入10余人次,全力开展秩序维护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资源优势,积极组织文艺骨干组建表演队伍,常态化参与夜市演出,形成“各司其职、协同发力”的良好运营格局。三是机制创新强保障。推行“支部轮值负责制”,将学习教育中“主动靠前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由五村党支部按周轮流牵头,联合2家“两新”物业企业做好后勤保障,用“马上就办”的作风保障早夜市规范运行,让有序经营成为常态。

文化服务引流,借“青海风情”造“人气地标”。一是文化展演添魅力。每到夜晚,“花儿大舞台”上总有民间艺人登台献唱,乡音袅袅浸润人心;社火表演热闹登场,舞龙舞狮的欢腾身影点燃市井烟火气。每周五的“非遗篝火晚会”更是精彩纷呈,社区文艺队与民间艺人联袂同台,民族歌舞的悠扬旋律与湟中堆绣、互助盘绣等非遗展销交相辉映,游客既能驻足观赏表演,又可品尝牦牛酸奶、焜锅馍等特色美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度感受青海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便民服务聚温情。“共富义诊”常态化入驻早市,联合州妇幼保健院为群众送上贴心健康服务,累计服务超500人次,发放健康手册800余册,更首次推出0-3岁幼儿“一医一户”家庭签约服务。一系列暖心举措,让“逛早市、享服务”成为群众口口相传的共识,切实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三是立体宣传扩影响。党员干部组建的“红色宣传队”多点发力,在微信群推送早市动态3200余条,让信息实时触达群众;联动全市出租车顶滚动展播早市信息,让流动风景线成为移动宣传站;联合州市融媒体短视频全网播放超2000余次,带动日均客流破800余人次,成为区域“打卡地”。

共治共富见效,让“烟火经济”结“民生硕果”。一是共富路径越走越宽。设置“红色共富摊位”优先保障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群体,带动20余人实现“出家门、进市门”的灵活就业;夜市繁荣激活周边经济,沿街闲置商铺出租率显著提升,从流动摊贩到社区居民,越来越多人在夜市经济中收获“稳稳的幸福”。二是作风转变愈发鲜明。党员干部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一线服务”行动,累计解决商户摊位协调、设施维修等难题136件,“主动问需、靠前解难”成为工作常态。商户常说“有困难找支部、要帮忙找党员”,干群之间从“隔着柜台”到“坐在一条板凳上”,“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在烟火气中愈发鲜活。三是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商户从“被管理”变为“主人翁”,主动参与环境卫生维护、秩序监督,形成“商户自律、群众监督、支部协调”的共治格局,11个村(社区)党支部组织力显著增强,群众对市容环境满意度显著提升。四是文化传承焕发活力。“花儿”演唱、社火表演等民俗活动借夜市平台走进日常生活,堆绣、盘绣等非遗技艺通过展销扩大影响力,地域文化在市井烟火中得到传承,成为凝聚群众认同的“精神纽带”。在这里,升腾的烟火气中浸润着浓浓的民生温度,热闹的小夜市里蕴藏着细腻的治理智慧,以党建为红色主线,巧妙串联起共富路径与作风建设,为基层治理与共富实践的融合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