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聚力发展改革主线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5-08-07 11:04: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聚焦“彰显共同体意识”,在规划引领与协同发展中厚植认同根基。
发展改革强化战略统筹。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发改局始终坚持把规划引领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将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合发展行动纳入“十四五”规划中,持续跟踪、分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并及时在中期评估时调整“十四五”规划目标;同时,注重做好与“十五五”规划的衔接,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起草过程中,将“以‘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为导向,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作为单独篇章,从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家园及探索产业赋能共同富裕新实践4个方面,为“十五五”期间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工信支撑互联互通互享。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基站建设。年内计划在日月乡莫多吉停车区附近建设电信普遍服务基站1座,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并于近期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补全少数民族地区信号盲区,提高县域信号覆盖率。加快推进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15分钟充电圈”,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完成41座站点建设任务(建设目标45座),其中,10座场站已投运,已通电待设备调试16座,已建成未通电场站15座。剩余4座场站正在基础开挖,计划8月底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
商务畅通市场促交往。积极争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助力华晟、雪润等重点外贸企业稳定出口业务,主动开拓新市场、争取新订单,2025年乔穆杰玛牦牛肉系列产品成功实现首批湟源牦牛肉从西宁批量航空直飞香港出口。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引导企业完成21个偏远乡村快递进村工作,并向寺寨乡烽火村等50余个村投入智能快递柜298余组,实现快递进村率达100%。
聚焦“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在增强实力与筑牢防线中守护共同家园。一是科技锻造安全之盾。紧盯6类人群,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持续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实施青少年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成功举办青少年科创大赛,征集作品200余件;广泛开展大篷车漂流、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普大讲堂、科技周、研学活动4场,举办技术培训1场,完成农民培训20余人。二是工信筑牢网络与产业防线。加快构建储能应用体系建设。加快100MW/200MWh独立储能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基础已基本建设完成,正在与西宁市供电公司协调大华变电站停电时间,预计9月底并网投运。加快打造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已建成华汉、华瀚海98兆瓦分散式风力发电等20个光伏、3个风电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137兆瓦。其中,华瀚海、华汉2个项目已与今年初相继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并网运行后,预计每年可向电网输送清洁电能约1.1亿kWh,每年可节约标煤3.6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9万吨,二氧化硫647吨,是全县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方面的又一重要“补给”。三是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新路径。深入挖掘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制定针对性产业扶持政策。积极打造“日月山下二十四个庄廓”“河湟田园日月臻品”绿色沙棘果”等生态产品区域品牌,通过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的同时,促进了各民族在产业合作中的交流与融合,让民族团结在产业发展中得以巩固和深化。
聚焦“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在成果普惠与福祉增进中彰显共同体温度。以民生“小切口”破题,让普惠成果触达每个角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政策精度对准民生痛点,2025年至今,湟源县共争取落实以工代赈项目14项,总投资6332万元,落实以工代赈专项资金5251万元,项目全部完工后将吸纳本地务工群众不少于549人,发放劳务报酬不少于1614万元,有力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打造舒心创业的市场环境。积极同县域金融机构对接,搭建信息平台,一季度累计走访普惠小微企业1443户,投放贷款42971.79万元。先后实施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以奖代补、消费券发放、产业创新扶持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积极帮助符合享受优惠条件的企业准确享受政策红利,针对企业“一对一”精准电话辅导237户次,制造业、批发零售和建筑业纳税人入户辅导40户次,形成的“税小丹1+3+9”系列品牌全省推广,累计减免税费约9590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聚焦“一个有利于”核心目标在提升“三感”中深化共同体意识。发展活力在多措并举中有效激发。抢抓增发国债等政策机遇,2024年“跑厅跑市”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4.8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创3年来新高。坚持抓大不放小,聚焦关键经济指标,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全市县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走在全市前列,推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预期,有力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