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贵德:以严实作风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5-08-08 11:23: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将学习教育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紧密结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正风肃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党建引领“强责任”,构建群腐整治“硬格局”
河东乡党委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作为重要抓手,以“头雁领航、制度护航、宣传助航”构建全域整治格局。头雁效应树标杆:乡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牵头包联复杂问题线索,主持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河东乡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方案》,针对村级收益资金拖欠、惠民政策落实等痛点问题,建立“书记督办、班子领办、干部承办”三级责任链。三个清单明职责:通过工作部署会、推进会,印发工作提示等方式,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推动压力层层传导、任务件件落实。立体宣传聚合力:印发6000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信访举报公告》,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形成“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浓厚氛围。
追损挽损“动真格”,守护群众“钱袋子”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资金拖欠问题,通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采取法律手段,深入调查核实,协商沟通等多种方式,成功追回亘珠产业到户分红资金1.2万元、王屯村文彦养殖场10万元、保宁村整村推进项目商铺分红资金2万元,以及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费0.9236万元、青贮玉米出售款15万元,共计29.1236万元,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了村级集体资产的安全。
民生服务“有温度”,化解群众“急难愁盼”
河东乡将学习教育工作要求贯穿集中整治全过程,从群众最关心的“房前屋后”事入手,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矛盾调解“零激化”。深化“枫桥经验”本地化实践,构建“网格排查—多元调解—回访巩固”机制,及时化解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各类矛盾纠纷55起。民生保障“零缺位”。住房安全有“力度”:针对农村宅基地审批难题,开辟“绿色通道”,为13户村民完成原址翻建审批,解决住房安全隐患;农业生产有“速度”:清理渠道11171米,维修闸门4座、解决启闭机100套,保障了农业生产灌溉需求;困难帮扶有“温度”: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将4户17人纳入低保,7户35人纳入低边,为3户14人提供县级临时救助,18户62人提供乡级临时救助,16人纳入高龄补贴范围,并追缴违规领取高龄补贴9人1290元,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建章立制“固根本”,筑牢作风建设“防火墙”
河东乡从制度层面破解“屡改屡犯”难题,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扎紧“权力笼子”:制定《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试行)》,绘制“村财乡管”流程图,明确“村财乡管”工作人员职责分工表,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织密“安全网络”:制定了“一会三查四清单”工作制度和重要时间节点安全生产提醒告知制度,努力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强化“政治体检”:制定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标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动形成“严纪律、守规矩、重实干”的新风正气。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实践证明,只要把群腐整治的成效体现在群众“家门口”,就能以作风“小切口”撬动民生“大变化”。下一步,河东乡将继续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推动正风肃纪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