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湟源:古城一日游,体验了这些才算不虚此行!

发布时间:2025-08-13 11:59: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绣香布韵阁”——藏着会“说话”的芬芳

刚踏进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明清老街51号,鼻尖就先一步被俘获——不是那种呛人的工业香,是艾草混着高原香草的清苦回甘,像把青海的草原和雪山都揉进了布里。门一推开,眼睛和鼻子直接陷入“选择困难”:墙上挂的、柜里摆的,全是会勾人的香包!

作为省级非遗的湟源香包,硬是把“朴素”玩出了花。立体刺绣的莲花香包绝了,花瓣鼓鼓囊囊的,指尖一捏能摸到层层叠叠的纹路;“好柿发生”款也超赞,圆滚滚的柿子造型,旁边坠着颗憨态可掬的花生,寓意直白又讨喜,挂在包上走路都觉得喜气洋洋!老板焦苹是个宝藏姐姐,说这些香包光绣法就有绌绣、立体绣、平面绣三种,绣娘们一针一线要耗上两三天,“你摸到的不是布,是我们的日子呢”。

面料党更是要疯狂心动:绸缎滑溜溜的,阳光底下泛着光;绒布的软乎乎,捏在手里像揣了只小奶猫;连亚麻和磨砂布都被拿来做香包,糙糙的质感反而更有故事感。

香料更是“实用主义”:助眠款适合挂床头,驱虫款揣进衣兜,享受青山绿水时再也不怕蚊虫叨扰。

告诉你哦,店里的手工胸针也超绝,是灵动的缠花工艺,细铁丝绕着彩线转出花瓣的弧度,别在衣领上,走路时像有只蝴蝶在肩头扇翅膀;钥匙扣和小摆件更是精致,有蝴蝶、雪豹、莲蓬、鲜花等多种造型,挂在钥匙串上,掏钥匙都成了件有仪式感的事,挂在身上,让你变身“非遗达人”!

《排灯博物馆》百年老灯把时光照得bling bling

“哇”,刚进湟源排灯博物馆,小编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400平方米的展厅被排灯散发着的暖融融的光照亮,蚕丝薄纱灯壁上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像活了一样,光影在地上晃啊晃,仿佛把嘉庆年间的商号灯火搬到了眼前。

别以为排灯是“爷爷辈的玩意儿”,这里的新花样能让年轻人尖叫!传统款的榫卯框架摸上去沉甸甸的,师傅说不用一根钉子,却能扛住百年风雨;创新款直接玩起了“混搭”:轻质合金做的框架轻得能单手拎,灯壁上的纹样各具特色:灯光一照,雪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是一场流动的皮影戏;还有屏风式的排灯,展开来比人还高,上面绘制的仙女身姿灵动、婀娜曼妙,若是摆在客厅里,客人来了必问“在哪买的”!

最戳人的是“双宁灯会”展厅,湟源的豪放和南京的细腻撞了个满怀——排灯上既有青海的经幡纹样,又有江南的亭台楼阁,难怪说“一盏灯照见两个古城”。工作人员说,当夜幕来临,整条街都会被排灯点亮。游客踩着灯笼的光逛夜市,喝着酸奶看灯影,想想都美得冒泡!

《皮绣展览馆》手残党也能绣出“传家宝”

“丹城绣艺羌风存,古道非遗今韵新”——皮绣馆门口的对联刚念完,脚就像被磁石吸住了。推开门的瞬间,眼睛直接被“喂饱”:墙上的皮绣壁画比油画还惊艳,藏青色的皮子上绣着雪山金顶,阳光照上去,丝线闪得像星星;模特身上的皮绣外套更绝,传统的纹样撞上现代剪裁,穿去炸街绝对没人撞款;连音乐盒都卷成这样?雪豹的皮毛用深浅不一的线绣出来,拧开发条,旋律里都带着“高原猛兽”的威风!

但最让人欲罢不能的是皮绣体验!最低15块就能解锁“非遗大师”成就,材料包里的选择多到挑花眼:威风凛凛的雪豹、圆滚滚的十二生肖、张着大嘴的醒狮……手残党别怕,穿针引线都有老师手把手教,小编这种连纽扣都缝不直的人,居然绣出了一只怎么看都可爱的小老虎,针脚虽然歪歪扭扭,却比买的任何纪念品都珍贵。老师说:“皮绣最讲‘手感’,你绣的时候想着啥,线就带着啥劲儿。”果然,把对丹噶尔的喜欢绣进布里,连针脚都带着甜。

在丹噶尔古城逛一天才懂:非遗哪是冷冰冰的“老古董”?它是香包里能闻见的草木气,是排灯里流动的烟火色,是皮绣中能摸到的脉搏。在这里,每一件老手艺都带着人的温度,每一步路都踩着时光的印记。别犹豫了,就在这个缤纷的八月,锁死丹噶尔古城——让香包的芬芳、排灯的光影、皮绣的丝线,替你记住这段被非遗温柔包裹的日子。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