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贵德:闻“汛”而动践初心 红色堤坝护民安
发布时间:2025-08-18 13:12: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汛期以来,面对多轮极端强降雨天气,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常牧镇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积极构建“党委统揽、支部攻坚、党员带头”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党委统揽,织密“防汛指挥网”。入汛以来,全镇经历多轮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大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镇党委统揽全局,以“织密防汛指挥网”为核心,依托“党委-党支部-网格”三级组织体系,领导班子坚持在一线调度部署,严格执行镇、村两级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确保防汛指令直达末梢。切实压实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责任,入汛以来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召开防汛工作调度会议7次,转发预警信息54次、气象预报31次、防汛应急科普视频17条、工作提示提醒43条。组建27支应急抢险队伍共计560人,每村配备20人专业抢险队,聚焦灾情模拟演练、灾后应急处置等重点任务,组织开展常态化防汛应急演练26次,让“指挥网”延伸到实战环节,做到预警信息及时传递,险情处置快速高效。
支部攻坚,筑牢“红色生命线”。面对严峻汛情,各党支部迅速启动“叫应”“叫醒”机制,结合各村实际制定防汛“一页纸”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镇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紧盯低洼易涝区、河道、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4处,针对7个涝池和15个河段风险点,设立道路安全警示牌10个、沿河设置防溺水警示牌7个、更换安全井盖3个。建立机关干部包村、村两委包社、党员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制,针对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确保紧急时刻能安全有序转移。入汛以来累计转移安置群众68户230人,设立临时安置点56处,重点排查转移夏季牧场坐圈放牧点人员925户3405人,清理过水路面、泥石流7处,疏通河道1200米,以实干让“红色生命线”在防汛一线坚不可摧。
党员带头,高举“为民先锋旗”。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通过走村入户、深入牧业点等方式宣传汛期安全防范知识,用方言土语教会牧民辨别预警信号,切实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为全面夯实防汛应急保障基础,镇党委对全镇防汛物资开展全覆盖清点盘查,通过补充短缺物资,优化库存结构,储备卫星电话9部、编织袋5000条、雨衣50套、雨靴79双、铁锹70把、喊话器291个、手摇报警器27个、救生衣10件、发电机1台、抽水泵1台、帐篷11顶,所有物资均由专人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