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阳宗海:多元联动 资源禀赋转化为乡村发展“活力资本”
发布时间:2025-08-19 15:36: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以农旅产业融合、人湖协同治理、智才双轨并行、社企双向合作“四轮联动”为抓手,持续整合资源、深化共建,不断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让党建红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鲜明底色。
组织引领筑根基 绘就农旅融合“共富图”
区党工委充分发挥把方向、谋大局核心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阳宗镇桃李村梁王茶
品牌强农夯根基。以“一村一品”党建品牌建设为引领,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示范带动等方式,培育形成七甸樱桃、草甸杨梅、马郎羊肚菌、松茂车厘子、桃李梁王茶等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模式创新促转型。在田间地头设立“党员责任田”“党员示范棚”,推广“高秆+矮秆”立体种植模式,建成梁王茶、饮马池蔬菜等示范基地,推动传统农业向集约化、特色化升级。
文旅赋能拓新局。区党工委统筹规划,依托红色文化、特色产业、生态优势等资源,精心打造党员干部现场教学精品线路9条45个教学点。组织党员带头参与,将190户闲置农房改造为美丽庭院,配套露营基地、农耕体验、水上运动及玫瑰之家、拾光市集等新业态,推动生态优势与文化魅力深度融合,有效带动农户就近就业增收。
先锋示范护生态 打造人湖和谐“新样板”
区党工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保护作为检验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战场。
△“暖阳”志愿者们“爱湖护湖”行动
志愿服务亮名片。发布“暖阳”党建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党员先锋队,联动高校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爱湖护湖争先锋”轮值活动,3100名青年在护湖一线践行初心使命,擦亮生态名片。
文化铸魂促交融。以环湖绿道沿线村庄党组织为纽带,深度融合飞虎队、老爷山、三月三等地域红色文化及民族文化元素,打造“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实践引领倡新风。结合“以鱼治水”模式开展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增殖放流活动,依托施家咀湿地公园、环湖绿道等资源,拓展亲子研学、全民健身赛事、铁人三项赛等活动赛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省级自建类示范村1个、绿美庭院240户,绘就了党建引领下的绿美阳宗海新画卷。
联建赋能聚合力 激发乡村振兴“内动力”
区党工委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平台载体,推动资源整合与人才汇聚,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汤池街道曲者社区养殖的奶山羊
“智汇田间”强技能。通过校地党建联建,深化与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教学实习与就业基地。组织党员技术骨干和农技专家,在田间地头开设“田间课堂”,围绕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高效栽培等开展专项培训,并拓展面点师、电商、养老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户精准“赋能充电”,实现农业技术与人才效能双提升。
“社企联动”延链条。发挥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探索“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村党组织+企业+村投公司”等联建共富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阳宗镇党委牵线种业企业,发展万亩鲜食玉米基地和出口蔬菜基地;曲者社区与企业合作规模化养殖加工,实现村集体增收;北斗村党组织引领,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有效推动涉农产业链延伸、提质升级,让发展成果惠及辖区群众,筑牢了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云南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党群工作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