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湟源:民企聚合力“三维赋能”绘就乡村振兴“致富图”

发布时间:2025-08-19 16:38: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2025年上半年,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工商联以“百企兴百村”行动为总抓手,坚持以聚资源、出新招为路径,以“村企共建、互利共赢”为目的,创新构建“精准对接+产业赋能+增收保障”三维工作体系,持续推动民营企业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成功打造“企业盈利、乡村发展、农民受益”的良性循环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订单农业”稳产销,纳隆沟杂粮变“金豆”。青海高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立足纳隆沟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瞄准当地青稞、豌豆、小麦等特色杂粮资源,与村集体签订500多亩豌豆定向种植协议。通过“以购代捐”的直接收购模式,既为农产品打通了稳定销路,又以“订单”为纽带牢牢稳住产销衔接,让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在此基础上,企业进一步推动种植端向标准化、规模化升级,同步融合创新研发优势,将原生杂粮深加工为青稞粉、豌豆粉、小麦粉等高品质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产业链延伸,不仅实现了种植结构的优化升级,更让普通杂粮的附加值显著提升,真正完成了从“土疙瘩”到“香饽饽”的价值跃迁。

“授技赋能”强本领,河拉台村民“巧手增收”。湟源尚美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以“就业岗位+技能培训”双轨模式为抓手,精准提升湟源县城关镇河拉台村民的增收能力,不仅通过实操岗位为村民搭建“赚钱平台”,又依托系统培训为乡村注入“发展动能”,从技能、就业等多维度强化了乡村自我造血能力,更有效激活了村民的内生动力与创造活力,为村企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夯实了根基。截至目前,制衣厂已辐射带动周边村社300余人次(含季节性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同步开展技能培训10期,帮助100余名妇女掌握一技之长,真正让“指尖技艺”变成了“增收利器”。

“盘活资源”拓新路,激活小茶石浪致富源。青海博业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资源活化+利益联结+公益反哺”多维举措为引擎,为日月乡小茶石浪村铺就富民兴村之路,通过草场流转让闲置资源“活起来”,借助集体入股让村财收益“稳起来”,依托公益帮扶让民生温度“暖起来”。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流转小茶石浪村2万亩集体草场、2400亩土地及100亩林地,累计缴纳流转费170万元,让“沉睡的土地”变成了“生金的资产”;吸收村集体40万元资金入股,按年化10%的比例每年分红4万元,为村集体打造了“持续增收的钱袋子”;同步结合重要节日开展精准帮扶,通过慰问贫困户、关爱残疾儿童、资助大学生等活动,累计捐赠物资超10万元,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困难群体。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