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乌兰:多维宣讲聚合力 文明实践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19 19:55: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为推动文明实践宣讲活动走深走实,切实把理论政策、惠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铜普镇结合当前全镇重点工作组织开展系列文明实践宣讲活动,通过多样化形式、精准化内容,让党的声音、惠民政策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规矩入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宣讲,筑牢作风建设根基
镇党委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针对困难群众居住分散、不便于集中学习的问题,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带着政策手册、理论书籍开展精准送学、贴心宣讲活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宣讲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宣讲人员与群众围坐在一起,结合党的各项医疗保障、粮食补贴、产业扶持等惠民富民政策,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用通俗语言进行解读,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铜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开展宣讲50余次,征求意见建议30余条,覆盖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3000余人次。
“马背传声”:流动宣讲进牧区,打通服务群众末梢
针对察汗诺村、察汗河村部分牧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特点,察汗河村“两委”组建“马背宣讲队”,由熟悉牧区情况的党员干部、双语志愿者组成,深入草原牧场,把党的理论、惠民政策送到牧民帐篷前。宣讲队用蒙汉双语讲解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移风易俗、草原奖补等相关政策知识,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谈体会、话愿景,把“官方语言”切换为“百姓语言”,真正让牧民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坚定广大牧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截至目前,开展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20余起,发放宣传手册50余份。
“服务暖心”:暖心政策知识宣讲,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聚焦农牧民群众最关心的党务工作知识和民生保障问题,组织镇机关领导干部和专职干事开展宣讲活动。民政知识宣讲围绕低保申请、临时救助、养老服务、生态安葬等内容;党务知识重点宣讲农村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组织生活规范等内容。为各村(社区)村党支部书记、“两委”成员提供理论支撑,既让他们懂政策、会办事,也强基础、提能力,实现“政策惠民”与“组织强基”双促进。截至目前,开展宣讲活动10余场次,发放《新编发展党员工作手册》《社会救助服务指南》《海西州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等书籍300余本。
“实践增智”:实地观摩交流宣讲,以学促干提升实效
镇机关结合党员冬春训、“七一”系列活动等积极组织镇村党员干部赴莫河驼场、都兰河村海西红色政权诞生地纪念浮雕、铜普镇乡村振兴馆等阵地开展实地观摩交流活动,通过实地宣讲交流,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河南村党支部联合3个支部赴柯柯镇西沙沟村开展实地观摩联学共建活动,上尕巴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实地参观希里沟民俗文化展览馆,观摩乡村产业与治理成效,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责任意识。结合当前防汛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宣讲、应急转移、排水清淤、爱心捐助等,累计开展实地观摩交流宣讲活动6场次,整治防汛隐患点20余处,装设防溺水等警示牌16块,镇机关干部和都兰河村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爱心捐助受灾群众1万余元。铜普镇通过开展系列文明实践宣讲活动,以“固定+流动”“理论+实践”“政策+服务”的多元形式,让文明实践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下一步,铜普镇将不断创新宣讲方式,丰富活动内容,让文明实践宣讲活动真正成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