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尖扎:坚持生态优先探索高质量发展“绿色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0 11:42: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省委“生态”高地战略,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绘就出一幅幅绿色画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全域治理,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尖扎县锚定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定位,以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构建起“修复+防治+管护”的全链条生态防线。持续植绿护土,抓实生态修复。聚焦“两边四区一荒坡”绿地缺株断档问题,创新推进国土绿化“补针点睛”三年行动,锚定“当年见绿、三年成景”目标,补植补栽花卉苗木8.7万株,打造节点绿化、口袋公园及群众活动场所3处,创新“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搭建线上线下参与平台,吸引群众主动投身绿化行动,让宜居宜业的城市气质持续提升。全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完成36平方公里治理任务,黄河干流(尖扎段)、加让沟等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完工,推动黄河岸边植被覆盖率稳步攀升,生态基底不断夯实。持续清源净流,做好污染防治。“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精准发力,县城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6.1%,全县54个排污口全部完成监测溯源,其中44个实现规范化建设,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管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保持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危险废物处置率全达标,饮水安全底线持续守牢。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核心,围绕“1河9沟74支流”水域及重点林草地块强化管护,让“黄河清”从愿景变为日常。持联治强法,提升管护效能。“林草长+检察长+法院院长+警长”联动机制落地见效,全县划分为12个责任区、77个网格单元,构建全域覆盖的常态化巡护体系。通过严格执法、精准监管,累计查处违法用林用草行为12起,以法治的刚性约束为高原山川草木筑起生态红线,让管护效能在协同发力中持续释放。

机制创新,构建生态保护长效体系。尖扎县以制度创新破解生态治理难题,通过压实责任、深化协同、激活参与,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生态保护长效治理格局。党政牵头拧紧“责任链”。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牵头扛牢生态保护责任,亲自制定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一张图”作战表,7次现场办公,直面难题、靶向破题;明确各责任单位领题整改责任,形成“任务分解—跟踪督办—成效闭环”的工作链路,以党政主导的强劲合力夯实生态保护责任根基。区域协同奏响“协奏曲”。深刻把握与化隆在生态保护、县情实际、产业发展的优势禀赋,深化区域共治共建,与化隆回族自治县签订生态保护区域一体化协议,在生态修复项目共推、环境执法联动、环保问题协同整改等领域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联合开展“支部共建促生态”主题活动,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用、责任联担,让黄河两岸的保护力量从“各自为战”变为“攥指成拳”,以跨区域协同的深度融合,凝聚起上下游、左右岸共护生态的强大合力。全民参与织密“共治网”。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协同联动机制,明确各级河湖长和林草长的职责分工,统筹安排巡林巡河(湖)督查巡查活动。实行“五员合一”网格化管理,实现乡村生态管护全覆盖,六五环境日期间,200余名志愿者自发清理黄河沿岸2公里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保护理念。通过多元载体激活社会力量,让“生态保护”从政府主导的行政行动,逐步转变为全民共建共享的自觉实践,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生态共治大格局。

生态赋能,绘就价值转化与文化共生新图景。尖扎县立足生态优势,通过绿色转型激活价值潜能、以文化赋能厚植生态底蕴,更以民生实效检验生态工作成色,让生态保护与发展惠民同频共振。绿色转型让生态价值“变现”。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清洁能源持续发力,40万千瓦“牧光储”一体化项目投产、30万千瓦光伏项目加速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落地见效,光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占比稳步提升。农旅融合焕发活力,依托坎布拉丹霞、黄河峡谷等资源,以打造“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带”为核心,探索提出“一带五游”的黄河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带动文旅消费,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69.6万人次,实现收入5.42亿元,群众在守护生态中共享“绿色红利”。文化赋能让生态底蕴“焕彩”。深挖黄河文化内涵,推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交融共生。以“生态+文化”模式举办“五彩神箭”国际射箭邀请赛、铁人三项赛等31项文体活动,打造世界非遗品牌;培育非遗传习所、文化作坊及企业,推出100多个特色文化产品,构建“生态观光—文化体验—非遗消费”产业链。德吉村、来玉村民宿融合藏式文化与生态景观,黑青稞酿酒、弓箭制作等30项非遗体验吸引游客,让“黄河岸边的文化密码”可感可触。民生实效让生态成果“暖心”。县城6条道路升级、13个老旧小区改造,乡村“三清三改”纵深推进,3个和美乡村项目落地,“山上山下”皆成宜居家园。当顺乡东果村屋顶光伏项目5月投运后,两月累计收益2.2万元,户均分红500元,预计年户均收益达3000元,“阳光收入”照亮村民生活。能科乡德乾村依托3A级景区,深入挖掘和利用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村集体经济分红20余万元,194户群众每户获1030元,生态赋能的民生温度直抵人心。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