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三管齐下”打好汛期保通与旅游保畅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5-08-20 17:12: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8月份以来,青海进入主汛期与旅游旺季叠加的关键时段。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公路总段抢抓晴好天气“窗口期”,统筹推进路面病害整治、沿线设施维护、风险隐患处置、路域环境优化等工作,以“三项硬举措”全力保障辖养路段安全畅通、路容美观。
织密巡查网络,实施精准养护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重点对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及沿线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查,尤其针对汛期易发水毁、滑坡、泥石流等重点路段加大巡查频次,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同时针对汛期雨水冲刷导致的路基亏坡、路肩塌陷等问题,人机结合、分类施策、精准养护。采用新型工艺、材料,及时修补路面裂缝、坑槽等病害,保障行车平稳舒适;加强路肩、边坡修整,对亏坡路段分层填筑砂砾、夯实加固,恢复边坡稳定性;对路肩进行削坡整形,确保路肩线条顺直、表面坚实平整,有效增强路肩对路面的支撑保护作用;积极清理边沟、涵洞、桥梁伸缩缝等排水系统淤堵,确保路基稳固;定期检修标志标牌、护栏等安全设施,保障其功能完好、指示清晰,全面提升公路养护质效。
科学处置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结合《2025年汛期公路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行动方案》要求,积极做好辖区内涉水大、中桥梁防洪标识安装工作,目前已完成12座桥梁防洪标识安装。对辖区内公路沿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历史水毁频发等重点路段进行全面排查,通过开挖排水沟、对原有河道进行拓宽和加深处理,将积水引导至热水3号小桥等措施,及时处置国道213线江仓岔路口左侧路段风险隐患,增加河道泄洪能力,减少洪水对公路的威胁,期间开挖清淤河道140立方米。协助省公路局隧道机电专项检测组对大冬树山隧道进行检测,并开展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技术交底工作,确保照明、通风、消防及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提升隧道安全运营水平。对国道213策磨线黑河峡谷段高边坡崩塌、落石隐患点柔性防护设施损毁、缺失处设立警示频闪灯,确保过往车辆夜间及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行车安全,有效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美化路域环境,提升服务品质
结合“路域环境整治提升样板路创建”工作,聚焦甘青环线、环湖周边重点区域,各单位针对性加大了路面及沿线区域的路域环境整治力度,对停车区、观景台、服务区等游客集中区域进一步加密垃圾清捡处理频次,为广大司乘人员营造洁净、舒适的出行环境;对部分路段蒿草过高遮挡视线、影响路域美观的情况,采用小型机具与人工配合的方式,对路肩、边坡的蒿草进行统一清理;对存在褪色、破损的设施及时进行打磨、刷新,对倾斜的标志杆、百米桩,及时进行扶正加固,确保各类设施规范整齐、功能完好,为过往车辆提供清晰指引。
下一步,湟源公路总段将持续绷紧防汛保通之弦,密切关注天气预警和路况变化,以更精细的部署、更有力的行动深化防汛养护工作,不断提升公路通行安全保障能力。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