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艾菊飘香 产业兴村
发布时间:2025-08-25 16:56:3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你看这连片的艾草,叶片厚实、气味浓郁,再过一段时间就能收割了!”
站在连片的艾草地里,徐树菊拨开齐腰高的艾草,指尖轻抚过散发浓浓香味的叶片,脸上满是丰收的期待。微风拂过,一垄垄艾草随风摇曳,仿佛绿色的波浪,空气中弥漫着清新而浓郁的艾香。

柴兴村的艾草地。蔡得军摄
徐树菊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柴兴村党支部书记。据她介绍,2024年,柴兴村率先踏上了艾草种植的探索之路。曾经,这片土地有不少荒地,杂草丛生,无人问津。而如今,在中国华电集团的帮扶下,这些荒地摇身一变,成了充满希望的艾草种植基地。
在柴兴村的艾草种植基地,沿着田埂漫步,艾草的清香愈发浓烈。阳光洒在叶片上,反射出翠绿的光泽,叶片上的脉络清晰可见。“你瞧,这艾叶多饱满,这都是科学种植的成果。”徐树菊蹲下身子为我们介绍道,为了种好艾草,村里邀请了农业专家进行指导,从土壤改良到施肥灌溉,从栽种间距到苗坑深度,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

徐树菊在介绍柴兴村艾草种植情况。蔡得军摄
据了解,柴兴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收益分红”的模式,创造季节性岗位100余个,预计年增收4万元。
除了艾草,柴兴村在都兰县农牧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推行“政府引导+党支部提议+合作社帮扶+农户参与”的经营模式,带领村民积极打造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产业链,争取到浙江援青资金20万元,大胆尝试在高原瀚海之地种植杭白菊80亩,带动50名妇女就近就业,年收益达8.25万元。
徐树菊笑着说:“当初决定引进杭白菊,是看中了它的观赏和经济价值。等到花开的时候,这里将是一片花海。”想象着那漫山遍野的白色菊花竞相绽放的场景,仿佛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就在眼前展开。

采收杭白菊。都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艾菊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柴兴村的整体经济,更给当地妇女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契机。以往,许多妇女因要照顾家庭、孩子,难以外出工作,只能困于家中,经济上依赖家人。而如今,艾菊产业为她们搭建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平台,在产业发展中实现着自我价值。
这份工作不仅让她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更极大地方便了她们的生活。她们既能照顾好家庭,又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随着经济的独立,妇女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家庭氛围愈发和谐。夫妻间因经济问题产生的矛盾减少了,更多的是相互支持与鼓励。妇女们用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也为社会和谐注入了积极力量。”徐树菊说。

称重包装杭白菊。都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的柴兴村,艾菊产业蒸蒸日上。放眼望去,艾草地与杭白菊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产业振兴画卷。
“我们将继续扩大艾草和杭白菊种植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柴兴村的艾菊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带领村民们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徐树菊说。
文/蔡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