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全力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地划定试点
发布时间:2025-08-26 11:17: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作为全县农村公益性墓地划定试点乡镇,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农村公益性墓地划定工作安排,大胆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划定管理模式。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大华镇农村公益性墓地划定试点实施方案》,形成“镇村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2次,传达学习《湟源县农村公益性墓地划定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充分认识集中安葬墓地划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压实各村责任,提高思想认识。在前期墓地摸排和2023年划定集中安葬区域基础上,重新明确选址要求、划定规模和建设标准,各村通过召开会议、开展座谈、实地查看、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
对照试点工作,开展调研走访。重点围绕地块选择、群众接受程度、集中安葬墓地可行性等,开展调研座谈和征求意见。联系县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多次调研论证,实地走访池汉大沟、大华大沟等传统墓地和崖根多村联建墓地集中区域,共同探索集中安葬区墓地划定、分析研究实际困难。通过参观学习和平乡划定工作、下村走访调研等方式,通过与兄弟乡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老党员等座谈,实地查看各村墓地分布和初步选定地块等方式,掌握各村基本情况,同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宣讲20余场次,发放宣传册600余份。抓住“关键少数”,加强对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党员宣传引导,以节约土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和减轻殡葬负担等为切入点,结合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和“群腐”工作,集合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和移风易俗宣传,鼓励用群众语言解读政策,循序渐进开展宣传,为稳妥推进集中安葬墓地划定奠定基础。
科学规划选址,严格审批报备。结合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保护要求,通过村级初步提议,提出农村公益性墓地选址初步方案,利用国土云等平台查看土地类型、经纬度、核实具体信息,填写《青海省农村公益性墓地审批备案表》,参加多部门联审会,选定交通便利、地势较平缓、远离水源地的区域作为墓地选址。严格履行审批报备手续,崖根等8村初核通过;巴汉等5村涉及耕地和水源地需重新选址再次核查;其他村均需修改部分区域,进行微调整
建立长效机制,规范运营管理。制定《大华镇公益性墓地管理办法》,明确墓地使用范围、使用程序、维护责任等细则。明确由村委会和“红白理事会”,负责日常管理、环境维护等工作,确保公益性墓地公益属性和长期有序运行。深化移风易俗,指导各村逐步将“丧事简办”、推行生态安葬、农村公益性墓地安葬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督促“红白理事会”主动上门引导村民文明治丧、规范安葬,并倡导纳入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用实际行动引领文明风尚。
下一步,湟源县大华镇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加力发力、攻坚克难继续推进公益性墓地划定工作取得实效,切实解决群众基本丧葬需求,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打前站、作示范、趟新路、惠民生。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