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湟源: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发布时间:2025-08-28 14:47: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今年,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深入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围绕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image.png

常态化巡查,动态化管理。为全面掌握辖区内231处地质灾害隐患实时情况,确保隐患排查工作不留死角,邀请有色三院、水勘院专业人士组成联合排查队伍,深入7乡2镇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围绕隐患点周围山体进行巡查,查看是否发生泥土石头松动滚落现象、地质灾害预警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地质灾害观测点是否发生移位等,做到实时监测,严防死守,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详细登记,建立台账动态式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时限,确保“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为防范地质灾害筑牢坚实基础。同时,对已完成工程治理的地灾点,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回头看”,重点检查治理工程结构稳定性及周边地质环境变化,确保治理成果持久有效。

科学化治理,群防相结合。争取国债资金、中央财政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059.9万元,新建地质灾害监测点36处,安装监测设备270台,更新地质灾害监测点2处,更换监测设备2台、雨量计2台;完成巴燕乡上胡丹村不稳定斜坡治理、波航乡纳隆村滑坡防治;申请国债资金4644万元,配套资金516万元,对全县6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344户受威胁群众进行搬迁。同时,组织专业技术队伍、乡镇村干部和群测群防员等力量对灾害易发区做好“三查”,根据雨情水情变化,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会商,加密分析研判频次,及时发布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完善基层一线防灾责任人和受威胁人员的临灾预警“叫醒”“叫应”机制,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image.png

针对性培训,强化防范力。为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能力,有效应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严峻形势,多次组织乡镇村干部、群测群防人员210余人次,开展地质灾害防范专题培训,培训采用“理论授课+案例解读”模式,从地质结构、气候特点、各类预警信号解读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着重讲解叫醒机制、应急联动等工作要点,深入剖析了灾害预警、人员转移等关键环节防范措施。同时,培训结合各乡镇实际,力求受训人员精准掌握“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理”等转移避险关键环节,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安全有序组织群众转移,有效提升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处置能力。

下一步,湟源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续深化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推动“人防+技防”深度融合,织密防灾安全网,筑牢地灾防治基层工作堡垒,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筑牢安全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