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海北:湟水河修复成果亮相 提供生态治理“海北方案”

发布时间:2025-09-01 11:01: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日,在青海省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项目现场观摩会上,海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分享的海晏县湟水河干流河岸带保护与修复工程经验成为焦点。该工程以创新理念和显著成效,为全省水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北方案”。

湟水河作为青海的“母亲河”,其海晏东大滩水库至下巴台段曾面临严峻生态挑战,水源涵养能力弱、水体自净功能差、岸坡裸露塌陷、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突出,水系生境岌岌可危。为破解这一困境,海北州生态环境局于2021年谋划启动修复项目,项目总投资3740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于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于2022年5月动工,同年11月完工,并在2023年5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海北州生态环境局摒弃传统“大开挖”“大堆砌”模式,引入“轻干预、浅介入”的“微创”修复理念,让自然成为修复主角。项目团队对山、水、林、田、湖、草、湿地七大生态要素进行实地踏勘,精准排查问题,制定针对性修复措施。项目完成了7公里干流河岸缓冲带修复、4.07万平方米浅滩生态整治、1.31万平方米河滩湿地修复,修建25道溢流堰和17.67公里生态抛石驳岸,并种植18.45万平方米草、1.7万株树。此外,项目坚持就地取材,利用现场乱石、本地树种草种,避免使用人工水泥构件,保留河道自然形态,实现了生态效益与成本控制的平衡。

目前,项目区已呈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画卷,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源涵养与水体自净能力明显增强,滨河缓冲带连续完整,污染物拦截效率提升,“人水和谐”愿景成为现实。这一成效得益于海北州在项目中始终坚持理念创新、前期扎实、监管严明,将“自然恢复”理念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贯穿全程,确保资金安全、工程优质、作风廉洁。

下一步,海北州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扣国家和省级政策导向,持续优化水生态修复工作:强化项目精准谋划与全过程监管,全面推行“双监督”模式和“完工即管护”机制,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推动“微创”修复理念延伸至更多生态项目,持续改善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为共建美丽青海贡献更多海北智慧与力量。

青海省海北州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