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税务:青海华晟的合规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09 10:37: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工业园区,青海华晟铁合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的矿热炉正稳定运行。这家成立于 2006年的硅系铁合金专业制造企业,拥有 16台矿热炉,设计年产能 26万吨,是亚洲较大的高纯硅铁生产基地。面对行业周期性波动,企业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98,514.03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 41,813.27万元,始终坚守“合规经营、诚信纳税”理念,在税务数字化转型与税企协同中走出了一条高原企业的稳健发展之路。
数字化转型构建高效税务管理体系
走进华晟财务办公室,7人组成的财务管理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部长统筹全局,会计主管兼成本报表会计、预算会计、销售会计、核算会计、往来会计和税务会计协同作业,覆盖会计核算、预算编制、税务处理、资产与资金管理等核心职能。
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让办税效率显著提升。通过电子税务局,企业 96%的常规业务可在线办理,发票领用、认证、申报等流程从“线下跑”变为“线上办”,申报周期平均缩短 2个工作日。税务大数据的整合应用,更实现了业务、财务、税务数据的实时联动,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华晟也通过升级SAP财务系统及“星瀚发票云”平台,实现了进项发票自动采集、真伪查验、税率匹配和多重交叉校验,大幅提升数据准确率,缩短了申报周期。
税务会计芦晓娜表示:“系统自动预填部分申报内容,如销售额、已缴税款等,显著减轻手工录入负担,避免因人为疏忽导致误报。”此外,企业还可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96%以上的常规业务,体验“非接触式”办税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税惠政策精准滴灌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在行业低谷期,税收优惠政策成为企业的“暖心活水”。2024年,青海华晟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全年获得退税 207.14万元;2025年上半年,已收到退税 127.62万元。
“这些资金看似规模不大,却在关键时刻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财务负责人吴杰表示,退税资金全部用于维持生产周转与技术微调,有效缓解了流动资金压力,降低了隐性成本。在硅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背景下,税收优惠为企业保住了技术团队,保障了生产连续性。
除直接退税外,政策红利还体现在合规成本优化上。税务部门针对企业特点提供精准辅导,帮助子公司青海华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落实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确保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政策应享尽享。“税务人员会主动推送政策解读,提醒申报节点,让我们在复杂政策中少走弯路。”吴杰说。
多维合规机制筑牢风险防线
“合规经营不是负担,而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底气。”企业法人王旭东的话道出了企业的经营理念。青海华晟通过制度、流程、监督三维发力,构建起严密的税务风险防控体系。
制度层面,企业制定《发票管理制度》《税务管理规范》等内控制度,明确发票开具、认证、申报等各环节职责,将合规要求嵌入业务全流程。流程层面,实行业务与财务双重核对机制,发票开具前需经销售部门确认交易细节,财务部门校验涉税信息,确保“票、货、款”一致。监督层面,每年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税务审计,重点核查税收优惠适用、税前扣除项目合规性,近三年累计整改潜在涉税问题 12项。
此外,企业积极借助税务网格员精细化辅导机制,提前规避政策适用误区。2024年,企业共缴纳税费1,781.94万元,以增值税和关税为主,未发生重大税务违规事件,纳税信用保持良好水平。
税企协同促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税务部门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提升纳税服务质效,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风险预警等定制化服务。华晟财务人员感受到办税流程明显简化,政策咨询反馈及时,复杂业务可实现“一次办结”。特别是电子税务局、乐企平台等数字化工具的广泛运用,极大提升了企业办税体验。
2024年,在关税申报疑点核查中,税务专员提前介入辅导,帮助企业厘清商品编码适用规则,避免了申报误差。“现在遇到复杂问题,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到税务专员,政策解读及时又精准。”芦晓娜说。
“我们将继续深化业财税融合,全面升级智能税务系统,把税务合规打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旭东说道。面对未来,公司希望税务部门进一步优化服务,建立政策解读直通车机制,简化申报流程,提供行业化、场景化政策解读,以“数字赋能 +协同共治”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供稿 杜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