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同德:“123 工作法”破题巧解基层治理“千千结”
发布时间:2025-09-09 16:12: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今年以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难点”、矛盾纠纷化解“痛点”基层治理“堵点”,积极探索创新“123”工作法,成功调处化解了唐谷镇东吾村一起长期悬而未决的土地纠纷,为基层治理工作的提质增效提供了优秀的实践样板。
“一核”统领,筑牢矛盾化解“硬堡垒”。县委创新推行“矛盾分析+情理法融合”工作模式。今年以来,针对唐谷镇东吾村土地纠纷这一棘手问题,县委迅速行动,组织召开了2次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化解工作。同时,听取纠纷调处进展汇报4次,以“解剖麻雀式”的严谨态度,对矛盾纠纷进行精细分析。在深入剖析的过程中,及时梳理出化解纠纷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堵点,精准锚定了“权属明晰、乡情延续”的化解方向。乡镇安排联村领导带领3个调处小组迅速下沉走访,联村领导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与调处小组成员一同深入涉事村民家中,耐心倾听各方诉求,了解纠纷细节。同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研判,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切实筑牢矛盾化解“桥头堡”,确保整个处置过程方向不偏、力度不减,为成功化解土地纠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级”联动,深挖纠纷内在“矛盾点”。县乡两级打破层级壁垒,构建“上下贯通、同向发力”协同格局。联村领导靠前指导定方向,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全员下沉,通过座谈交流摸清事件脉络,精准锁定“土地权属”“管理投入补偿”两大核心诉求。针对矛盾症结,县乡联合村社及村民代表共研对策,“对症下药”制定调处方案。同时建立“调解-回访-巩固”闭环机制,达成共识后定期回访排查分歧,结合政策宣讲强化群众法治意识,将调解成果转化为治理实效,筑牢社会稳定“安全防线”。
“三方”助力,打通基层治理“堵点穴”。坚守“平等自愿、依法调解”原则,依托“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熟村情、通民意的优势,灵活运用“背靠背疏导、面对面协商”方法,先缓解对立情绪,再搭建诉求沟通平台。调解中贯穿法治思维,既明确法律红线,又兼顾村情乡情,梳理利益平衡点。落实“调前讲法、调中释例、调后普法”全链条模式,将矛盾化解转化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表达,实现“调解一案、激励一片、宣传一域”的社会效果。
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