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乌兰:以“输引育用”构建人才生态
发布时间:2025-09-10 11:16: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今年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聚焦人才工作“输、引、育、用”四大关键环节,通过精准施策与系统推进,构建起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从大学新生成长关怀到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从能力培养到实践赋能,一系列务实举措为镇域发展注入人才动能,形成“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良性循环。
“输”出暖心关怀守护人才成长“萌芽期”
源头储备与情感联结双管齐下,为家乡人才梯队建设夯实基础。开学前夕,希里沟镇组建由镇干部、村干部、志愿者组成的专项工作组,深入全镇7个村(社区)开展“逐户摸排+分类建档”工作,详细采集80余名大学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录取院校及专业、职业规划等信息,建立动态更新的“人才储备库”。在此基础上,各村(社区)同步举办“逐梦远航·情系家乡”主题座谈会,为新生发放包含定制行李箱、专业书籍、助学金(人均2000元)的“开学大礼包”,并邀请返乡创业代表分享“农产品电商运营”“乡村旅游开发”等实战经验。“镇里不仅解决了我的学费难题,更让我清晰地看到家乡的发展机遇。”东庄村新生韩萍在座谈会上激动地表示。
“引”回青年才俊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针对村级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平均年龄52岁)、专业能力单一(80%为本土务农背景)”等痛点,希里沟镇于今年二季度启动大学生村级助理员专项招聘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录3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重点吸纳农业技术、法律实务、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为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希里沟镇以导师帮带促进大学生快速成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一对一”导师,传授群众工作方法、村级事务处理流程等实战经验同时还提供免费食宿、年度健康体检及每月2800元的岗位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专注自身发展。“我是西庄村人,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希望用专业知识帮村里做好留守儿童关爱、邻里矛盾调解。”成功入职的应届毕业生小杨表示,“镇里的‘导师带徒’机制让我快速上手,现在已经独立完成了12户独居老人的走访建档。”
“育”“用”发力搭建人才发展“大舞台”
为储备库中80余名大学新生建立“成长档案”,每学期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家乡发展动态、实习岗位信息,寒暑假组织“返家乡”社会实践,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目前已有10余名学生表达返乡就业意向。实施“季度轮岗+专项攻坚”模式,安排助理员参与乡村振兴项目申报、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等重点工作。通过“定岗定责+容错激励”机制,让人才在基层治理中挑大梁。今年以来,3名大学生助理员已协助完成矛盾纠纷调解17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建立特殊群体关爱档案43份,推动落实助老助残政策12项。“这个月帮村里1户4人办理了临时救助,看到他们迫在眉睫的问题被解决时露出的笑容,我特别有成就感。”河东村助理员小马说,“基层工作让我真正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义。”
通过“政策保障+情感关怀”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希里沟镇形成了“大学生助理员+返乡创业者+本土实用人才”的多元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下一步,希里沟镇将继续深化“输引育用”一体化机制,继续创新人才工作举措,让更多人才扎根基层、建设家乡。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