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格尔木:枸杞地里“红”意浓

发布时间:2025-09-16 16:05: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枸杞种植户蒋德根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季。570亩枸杞地里,一串串大小均匀、颗粒饱满的枸杞缀满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红宝石般的光芒,处处洋溢着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驱车来到蒋德根的枸杞地,红绿相间的景致美不胜收。他难掩喜悦地告诉记者:“今年枸杞的品相和产量都远超预期,预计亩产量在800到1000斤。”为保证枸杞品质,蒋德根在种植中格外注重绿色环保,而这份坚持,正与格尔木市在枸杞种植领域推行的系列举措不谋而合。

市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周建峰介绍:“在枸杞种植过程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及时向种植户传授最新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系统分析、研究并总结枸杞蚜虫、瘿螨、蓟马、白粉病、根腐病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重点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综合绿色防控技术,最大程度减少种植户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障枸杞品质与质量安全。”格尔木市还积极组织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暨枸杞质量安全相关活动,蒋德根每次都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他如今已成为当地枸杞种植的“土专家”。市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常深入田间地头,与他交流经验、虚心“取经”。

近年来,格尔木市为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技术服务与质量把控上持续发力。通过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进一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转变施肥方式、提升绿色防控水平,切实保障了全市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曾纪勇表示:“我市建成了海西州首个CMA双认证农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涵盖38项检测项目,年定量检测超1000批次、定性检测超200批次。同时,流动检测车配备农残检测设备,实现了农残在田间地头的快速检测。今年,市农牧局还在大格勒乡、郭勒木德镇、乌图美仁乡、农垦集团等四大枸杞产区,依托乡镇(农垦集团)、村委会(农业子公司)建立了29个速测点,配备联络员及网格速测员共124名,进一步提升了全市枸杞质量安全水平,目前效果显著。”

格尔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枸杞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充足的光照、优质的灌溉水源,再加上较大的昼夜温差,让这里产出的枸杞品质上乘,深受市场青睐。

市农牧局副局长刘艳红说:“如今,枸杞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多像蒋德根这样的种植户,都靠着枸杞产业过上了富足生活。”对蒋德根而言,单纯种植枸杞已不能满足他的探索欲。这两年,他又在大棚里培育枸杞苗,实现了自育苗、自种植,从源头生产到市场销售,每个环节都牢牢把控。据了解,他今年育苗100万棵,成活率达95%以上,一株株翠绿的苗株在大棚里蓬勃生长,尽显生机。

蒋德根的种植之路,是他敢想、敢试、敢干的成果。从育苗、种植到订单销售,他既保证了枸杞品质,又大幅降低了人工与投资成本,在探索新方法、总结新思路中收获了新喜悦。如今,他的枸杞干果在宁夏、浙江等地供不应求,还远销海外,农牧部门技术人员和周边种植户也常找他交流经验、学习本领。为拓宽销售渠道,蒋德根积极探索订单销售模式。他与多家企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订单提前锁定销售渠道与价格,既保障了自身枸杞的销路与收益,也为合作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蒋德根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在丰收的喜悦中,他也有了新规划:“我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优良品种,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格尔木枸杞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相信在蒋德根等众多种植户的努力下,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格尔木枸杞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