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尖扎:久久为功强治理 人居环境亮新颜

发布时间:2025-09-17 11:39: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县委“八大工程”战略目标,紧紧围绕“高位推动、协同发力、基础设施、建章立制、宣传引导”五个方面,系统布局、精准施策,持续推动县域人居环境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农牧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坚持高位推动,压实工作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核心任务,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党组会上多次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印发《尖扎县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标准》等工作方案,全面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乡镇负责、社会参与的人居环境专项治理体系。同时,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健全环境卫生监管机制,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村、村级领导包社、党员先锋包户、群众积极参与”的五级责任链条,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整治工作落地见效。

注重协同发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和美乡村建设统筹推动,着力打破职能壁垒,建立属地乡镇与住建、生态、水利、交通、文旅等多部门协同排查整治机制,紧盯重点区域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整治。道路沿线累计投入养护人员650余人,清理涵洞52个、边沟780公里,清扫道路1250公里。全力推进房前屋后、露营景点、河道沟渠、临崖临坡等区域垃圾专项整治,累计出动乡镇干部、党员先锋、志愿者、群众300余人、车辆18辆,清理生活、建筑垃圾30余吨,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聚焦基础设施,补齐环境硬件短板。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污水处理厂6座,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监督群众规范排放生活污水,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全面提升垃圾治理水平,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9座,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处理”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提升农村卫生厕所9302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2%。同时,持续完善道路硬化、村庄亮化、乡村绿化等工程,建成高原美丽乡村78个,覆盖率达91%,从根本上补齐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着力建章立制,巩固长效管护成果。坚持“整治”与“管护”并重,以政府投入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社会力量积极支持为主要形式,健全村社清理队伍、保障村社清理经费,将党员干部、林草管员、志愿者纳入人居环境网格管理体系,建立符合县情实际的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将管理责任延伸至“最后一米”。同时,积极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推行村民“积分制”管理,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突击性”向“常态化”转变,实现村庄逐步从“干净整洁”向“和美宜居”跃升。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共建共享氛围。充分运用县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村务公开栏、村级大喇叭等宣传阵地,通过政策解读、发放倡议书、制作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必要举措。深入开展“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畅通群众反映人居环境问题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入户宣讲,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全过程,构建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维护的良好格局。

下一步,尖扎县将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在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努力打造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幸福家园,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