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德令哈:以国家通用语言演讲赛为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5-09-18 16:47: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民族团结宣传月与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之际,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长江路小学紧扣“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求,创新策划并组织“话说海西情,共筑团结梦”普通话演讲比赛,活动不仅为全校师生搭建了语言才华展示平台,更以特色形式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营造“人人讲普通话、人人促民族团结”的浓厚校园氛围,成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推普工作融合推进的亮眼实践。

以赛赋能,双向提升见实效。本次比赛始终坚持“以讲促用、以赛促学”的核心理念,实现师生综合能力提升与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成效深化的双向突破。前期筹备阶段,师生共同围绕比赛主题搜集地方文化素材、打磨演讲稿件,在反复修改与语言梳理中强化普通话规范运用能力。现场演讲环节,选手们精心设计呈现形式,或搭配契合主题的精致PPT,或融入富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以声情并茂的演绎、标准流畅的普通话,真挚抒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与家乡海西的热爱之情,其舞台表现力、语言组织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全面锻炼,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四个与共”理念,增进了“五个认同”。

主题聚焦,文化传承显温度。比赛以“话说海西情,共筑团结梦”为核心主线,引导师生从多元视角挖掘主题内涵,让演讲内容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化温度。选手演讲主题覆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爱国主义精神、红色革命故事、民族团结典型事迹及海西地域特色文化:有的从中秋团圆习俗切入,解读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有的结合海西发展历程,讲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实践;有的追忆革命先烈英勇事迹,传递红色基因的精神力量;还有的分享身边邻里互助、民族和睦的真实故事,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细节中扎根。一个个鲜活案例、一段段真挚表达,既展现了学生深厚的语言功底,更传递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认同与对民族团结的深切感悟,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承载文化、连接情感的重要纽带。

专业引领,夯实基础促长效。活动特邀教育领域专业评委,从“国家通用语言普及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合推进”的角度进行现场点评,为学校后续工作开展指明方向。评委强调,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跨民族沟通的重要媒介,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的关键载体,在促进教育公平、凝聚民族力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评委团队从仪表形象、语言表达、讲解内容、创新形式、时间要求五大维度进行专业评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优秀奖15名,进一步激发了各族少年儿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参与民族团结实践的积极性。

持续探索,凝聚团结新力量。此次普通话演讲比赛,是德令哈市长江路小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创新探索与具体实践。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持续探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合的新路径——计划结合海西本土文化开发特色课程,开展“普通话+红色故事”“普通话+民俗体验”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多样化实践强化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让普通话真正成为助力民族团结、推动文化传承的有力抓手,为系好少年儿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粒扣子、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多教育力量。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