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推普周里话湟源,语言文化共传承
发布时间:2025-09-25 16:29:2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教育局围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主题,将推普与本土文化传播、日常教学相结合,开展第28届推普周特色主题活动:
“汉字寻根·湟源符号”展览活动:城关一小等学校发动师生和家长,通过查阅史料、走访湟源县博物馆等方式共同收集与湟源紧密相关的汉字,探究字形演变与地域历史的关联,并将探究成果制作成手抄报、展板,在校园进行集中展示,使汉字学习扎根乡土,也让师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文字与地域文化的深厚联系。
“童声诵经典·湟源谱新篇”诵读活动:城关二小光华分校,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将中华经典诵读和本地创作的诗歌
(如赞美北极山、丹噶尔古城、非遗皮绣香囊等)相结合,开展了多彩的歌颂家乡诗歌朗诵会活动,让孩子们用通用语言与湟源家乡自然风光、人文精神共鸣。
“小讲解员·打卡家乡”宣传活动:湟源县高级中学组织高二年级学生开展“我的家乡我来说”宣传实践活动,同学们在丹噶尔古城,用规范的文字、生动的语言介绍古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新貌以及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活动有效增进了师生对家乡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尊重,激发了大家对祖国辽阔疆域和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家校共学·推普接力”互动活动:申中中心学校、县幼儿园等校(园)面向家长开展了“亲子语言课堂”,通过“学生教家长说普通话+家长讲湟源老故事”的互动形式,鼓励家庭用通用语交流,同时记录方言词汇,形成“湟源方言与通用语对照”小手册。让家长和孩子在方言和国家通用语言对比中感受到了语言差异,激发了全民全社会说普通话的热情和积极性。
“推普助农·湟源好物”实践活动:城关一小六年级学生积极开展“推普助农·湟源好物”实践活动。在家长带领下,孩子们走进农田、合作社,用普通话为湟源特产陈醋、沙棘、青稞、马铃薯撰写介绍文案、拍摄短视频。各班择优选出的视频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展示,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推广湟源特色产品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次推普周活动中,各校(园)积极响应,将普通话推广与教育教学、本土文化传播深度结合,精心开展主题特色活动。这一融合不仅打破了“推普丢本土文化”的认知误区,更让师生及家长深刻认识到:普通话是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此举在增强家乡文化认同感、提升语言文字普及度的同时,有效促进了文化交融,为本土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注入了坚实的语言力量。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