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三重赋能深耕基层治理 青海格尔木打造基层治理“暖心平台”

发布时间:2025-09-28 16:42: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我们始终把综治中心建设作为平安格尔木、法治格尔木的‘压舱石’,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科技赋能提效率、服务下沉解民忧,让群众的诉求有人接、难事有人办、服务有温度。”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专职副主任董志斌说。

今年以来,格尔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坚定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精细化服务”为核心目标,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0余起,化解率超98%,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基石。

党建引领破痛点,织密“一体化”服务网

“过去群众办事常遇‘部门各管一段、反复跑腿’的难题,现在我们以党建为‘主心骨’,整合30余家单位力量,构建起‘一体化’服务格局,从根源上破解了治理壁垒。”董志斌说。

中心创新推行“三维驻点”模式,实现服务全天候“不打烊”。其中,政法、人社、司法等部门“常驻”保障日常服务,专业力量“轮驻”强化专项处置,应急人员“随驻”补充服务缺口,还吸纳“刮碗子”“八和”“金丝带”等5个本地特色调解品牌,让邻里矛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在家门口得到解决。

“要不是‘刮碗子’调解队,我们邻里间的这点纠纷恐怕还得僵着。”提及综治中心的特色调解,河西街道居民张阿姨打开了话匣子。

邻里矛盾、家庭矛盾……让居民通过特色调解,让居民打开“心结”、放下“芥蒂”,在唠家常般的沟通里把矛盾捋顺,让曾经剑拔弩张的关系重新变得热络,让家门口的“小摩擦”及时止步于“小和谐”。

针对城管、卫健、住建、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诉求集中的特点,中心确定4家单位为“特色常驻部门”,在“轮岗窗口”轮流办公;面对“入学返校”“年末讨薪”“冬季供暖”等阶段性问题,灵活调整入驻单位,形成“综治中心推进流程、职能部门解决实质”的高效机制。

为确保协作“无缝隙”,中心建立“吹哨报到、协同联动、会商研判”制度,配套完善18项运行机制,不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共性问题;同时推动与9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19个基层派出站(所)“点对点”对接,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此外,整合基层调解员、退休干部、乡贤等力量组建30余人专业队伍,构建“网格员排查+多部门调处+跟踪回访”全链条机制,真正实现矛盾“就地解”。

科技赋能提效能,激活“智慧化”治理链

“叮!平台收到物业纠纷诉求,已推送至住建部门处置。”在中心的智慧指挥大厅,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类诉求数据,地图上闪烁的光点标记着网格排查的隐患位置。从“靠腿跑、靠嘴说”到“数据跑、智能判”,中心以科技为抓手,依托“省-市-县-乡”四级智慧治理平台,推动基层治理转型升级。

“我们打通政法、信访、卫健、民政等部门数据接口,全量汇聚网格排查、线上诉求、现场反馈等信息。群众反映的诉求会第一时间精准推送至对应部门,同时联动重点群体服务管理部门动态核查基础信息,确保‘诉求不落地、流转不卡顿、处置高效率’”,董志斌说。

除此之外,联动全市2000余路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建立动态巡逻机制,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可直接调度网格员、职能部门及基层派出站(所),构建“指令快传达、力量快集结、问题快处置”的快速响应体系。

服务下沉暖民心,架起“精准化”连心桥

“扫码就能提诉求,不用再专门跑腿,太贴心了!”在昆仑路街道的宣传活动现场,居民们拿着“平安青海”二维码宣传页纷纷点赞。这是中心推动服务下沉的一个缩影,把“便民站”真正建在了群众心坎上。

“基层治理的落脚点是群众满意,我们通过优化网格布局、强化人员培训、加大宣传引导,让治理资源精准下沉,惠及更多群众。”董志斌说,在网格划分上,中心联合组织、社工等部门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调研,综合考量地域分布、人口密度、辖区特色等因素,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全市划分为310个网格,实现“一格一员、一员多责”,覆盖社区街道、商圈市场、产业园区、出租大院等全领域,构建精细化管理格局。

为提升服务专业度,中心先后组织入驻单位、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负责人,围绕信息化平台应用、考核指标解读、业务办理规范等内容开展2次专题培训,确保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推进。

为让群众“懂综治、用综治”,中心制作宣传折页、横幅、视频等宣传品2.3万余份,组织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加大“平安青海”二维码推广力度,让群众“扫码就能提诉求”,有效提升群众对综治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真正架起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基层治理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把基层治理这项‘民安工程’做细做实,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董志斌说。

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委政法委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