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这个村让土鸡养殖成为“富民引擎”
发布时间:2025-09-28 16:45: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寺寨乡马脊岭村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让土鸡养殖项目从“新生事物”成长为“富民引擎”。如今,这片高原村落里,奔跑的土鸡不仅啄出了村民的“致富路”,更蹚出了一条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乡村发展新路径,为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
“友友们,看来,今天买鸡的人又来了!鸡多得很呐!”镜头前热情吆喝的“主播”,正是寺寨乡土鸡养殖项目负责人、马脊岭村党支部书记王生盛。随着他的手势,镜头转向身后开阔的露天草地,一群毛色油亮、体态健硕的土鸡在草地上肆意奔跑、低头啄食,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2024年,土鸡养殖项目落地马脊岭村,为这个村落带来了全新的产业发展机遇。经过一年多的培育,项目已步入成熟稳定期,成为马脊岭村一张响当当的“特色名片”。截至目前,今年已成功售出土鸡5350只,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1万元,实现纯利润3万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
作为项目“领头人”,王生盛不仅精心打理着养殖场的日常运营,更主动拥抱新媒体,化身“网红主播”。他频繁活跃在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对着镜头向全国网友直观展示土鸡的生长环境,让网友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土鸡的“活力与品质”。
湟源县寺寨乡马脊岭村党支部书记王生盛表示:“我们这里天气比较冷,土鸡生长速度慢,所以肉质比较香。除了湟源之外,海晏的、西宁的顾客开车来我们这买鸡的人也非常多。希望我们马脊岭村的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好,养殖越来越成功,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这儿的土鸡味道好,肉质鲜美。”
这种“线上展示+线下体验”的宣传模式,成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关注。许多周边城市的顾客慕名而来,亲身体验“实地捉鸡”的乐趣。线上线下渠道的高效打通,让土鸡养殖项目拥有了持续稳定的客流,也让“马脊岭土鸡”的名气越传越远。
湟源县大华镇纳隆沟村村民王桂珍说:“我们在快手上看到了,这个鸡养得非常好,颜色也很好看,想着过年的时候给亲戚们吃,多抓几只。”
随着土鸡养殖项目稳健发展,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增收渠道,更让马脊岭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湟源县寺寨乡宣传干事韩芬琴介绍道:“马脊岭土鸡养殖场这一年的发展带来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一方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让村集体有更多的钱来办点实事。另一方面,解决了村里两名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每人年收入达到2万元。经过一年的发展,土鸡市场口碑也不错,后续发展潜力比较大。接下来,乡党委政府会继续帮着找销路,让这产业能扎下根,长得大,带动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
未来,湟源县寺寨乡马脊岭村将继续依托土鸡养殖项目,不断探索创新,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让这一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带领村民们走向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