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海北:筹集落实9907.5万元就业资金帮扶群众就业

发布时间:2025-10-06 17:22: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今年以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主动落实关于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决策部署,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认真谋划,筹集投入9907.5万元就业资金(其中:就业补助资金9787.5万元、山东援建就业支援资金120万元)支撑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共帮扶农牧区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4.5934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20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7%较低水平。

紧盯资金规范,积极健全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全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5个方面22条措施,以畅通资金补助渠道、明确享受对象、提升落实效益为焦点,及时建立州就业工作联动协调和绩效考评机制,出台《海北州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海北州就业工作联动协调机制》《海北州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绩效考评工作机制》《2025年海北州山东援建就业支援资金使用方案》等政策文件,将推动资金规范落实、安全运行纳入宏观政策保障体系,确保资金切实用于民生、完全受益群众。

发挥资金效益,着力优化就业服务。落实18.84万元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助力打造“直播带岗+现场招聘”模式,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月等系列线下招聘30场次,开展“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103场次,组织89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76万余个,促进农牧区劳动力就近转移2.934万人次。投入40万元山东援建资金支持升级零工驿站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创新宣传载体,集成打造“人社政策口袋书”,开辟“每日政策”专栏,连载发布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就业政策,通过“爱海北客户端”发布岗位400余个,实现政策“打包推、日宣传”。

强化资金保障,切实兜牢就业底线。以资金落实支撑重点群体就业,通过实施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35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制定实施《海北州就业服务“暖心敲门”行动方案》,采集数据10.08万条,摸排应届毕业生2051人,落实求职创业补贴1.8万元、山东援建见习补贴68.9万元,就业服务率实现100%。提升公益性岗位管理水平,全州开发公益性岗位3898个,每人每月提升岗位补贴140元,累计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5946.23万元、社保补贴3365.9万元,兑现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补贴9957元、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04.39万元。

用活培训资金,推动提升就业技能。落地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助力“青海工匠”品牌打造,开展挖掘机、装载机、焊工、中式面点等工种培训3927人次,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320.35万元、鉴定补贴4.88万元。发挥山东援建机制,争取资金20万元,通过“请进来”方式组织42名社区劳动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实训基地参加“电商+创业”培训。推行以赛促训模式,举办海北州职业技能大赛及手工艺人作品展评活动,共69名技能人才参加刺绣制作、中式烹饪、皮艺加工等7个工种技能角逐,组织400余件手工艺人及非遗作品参加现场展评,共落实奖补资金5.4万元,“课堂+赛场+市场”培养模式逐步形成。

落实创业资金,引导鼓励返乡创业。持续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健全创业服务链条,不断增强创业扶持政策可获得性和申领便利性,深化创业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落实,有效激发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全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万元,兑现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11万元。强化州级创业孵化基地服务功能,引导12家初创企业入驻孵化,提供信息咨询、政策对接、要素保障、费用减免等服务,着力降低创业成本。

加大政策支撑,谋划培育特色品牌。落实《青海省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制定《海北州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巩固提升“门源奶皮”“门源富硒蕨麻”省级劳务品牌培育成果,带动就业100余人次;依托“岗什卡冰雪旅游产业”培育“雪山向导”特色劳务品牌,通过培育登山装备、名优文创、拉马观游、娱乐体验等就业吸纳实体辐射带动1700余人次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日收入约150元;着手培育“祁连黄菇采销、刚察环湖旅游向导、海晏七彩社工”等特色品牌,争取落实8万元山东援建资金宣介开拓品牌培育市场,拓宽群众就业渠道。

青海省海北州委宣传部供稿